构建之法阅读笔记05

需求分析 - 用户场景的挖掘分析与解决方案​
一、核心观点阐述​
对应《需求分析 - 用户场景的挖掘》章节,核心观点 “伪需求比 bug 更致命” 强调,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错误判断用户需求,引入不切实际的伪需求,对产品造成的负面影响远超过程序中的常规 bug。伪需求不仅浪费开发资源,还会导致用户流失,严重损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因此,精准挖掘真实用户需求,避免伪需求的产生,是产品成功的关键。​
二、过去做法回顾​
在参与开发 “健身社交 APP” 时,产品经理仅凭主观判断,直接提出 “用户必须每天打卡 3 次,否则扣除积分” 的需求。该需求在未经过充分调研和验证的情况下被开发上线,实际运行后暴露出诸多问题:​
用户流失严重:70% 的用户因工作出差、生病等特殊情况无法满足每日 3 次打卡的要求,最终选择放弃使用 APP,导致大量用户流失。​
打卡行为失真:出现大量在凌晨 0:01 的无效打卡记录,用户为了保住积分,机械性地完成打卡任务,完全背离了通过打卡激励用户健身的初衷,使得打卡功能失去实际意义。​
三、问题深度分析​
对照书中 6.3 节内容,团队在需求分析阶段存在严重失误:​
“拍脑袋需求” 决策:产品经理未对 “打卡频率” 这一需求进行任何验证,未深入了解用户的真实痛点。实际上,通过后续调研发现,用户更关注 “自定义健身计划”,以满足自身个性化的健身需求,而强制打卡频率属于典型的伪需求。​
违背设计原则:“扣除积分” 的惩罚性设计违反了书中 P131 提到的设计原则。负面激励不仅无法激发用户的使用积极性,反而破坏了产品的用户黏性,导致用户对 APP 产生抵触情绪。​
数据对比验证:从数据上看,该 APP 的留存率比竞品低 40%,直观地反映出伪需求对产品造成的致命伤害,严重影响了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针对性解决方案​
(一)用户故事地图实践​
依据书中 P127 的用户故事地图理念,采用 EventStorming 方法梳理用户关键场景,以还原用户真实需求:​

[用户体检报告异常] → [医生建议运动] → [查找适合的轻度训练] → [调整计划避开经期]​

通过这种方式,深入挖掘用户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的需求,聚焦用户真正关心的问题,为产品功能设计提供更贴合实际的方向。同时,将原有的 “扣除积分” 惩罚机制改为 “成就系统”,当用户连续 5 天完成自己设定的健身目标时,给予相应奖励,通过正向激励提升用户的使用积极性和产品黏性。​
(二)需求验证三板斧​
A/B 测试:在推出新的规则和功能时,先向 10% 的用户发布新版本,与原有版本进行对比测试。通过收集和分析这部分用户的使用数据和反馈,评估新规则的可行性和用户接受度,再决定是否全面推广。​
埋点监控:在 APP 中设置 “计划修改次数” 等关键指标的埋点,实时监控用户对健身计划的调整情况。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及时发现产品功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
用户回访:每周随机选取 5 个流失用户进行电话回访,深入了解用户离开的原因。通过与用户的直接沟通,获取最真实的反馈,挖掘潜在的需求和问题,为产品改进提供一手资料 。

posted @ 2025-05-09 21:01  Echosssss  阅读(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