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阅读笔记01
对应章节:第一章 概论 - 软件工程的"焦油坑"现象
核心观点:缺乏规划的代码生产会导致后期陷入难以维护的困境
个人感受:
01 过去做法:
在大学期间的课程设计中,我们组开发一个"学生选课系统"时,组长认为"先做出原型再优化"更高效。于是直接开始编写PHP页面,数据库字段随意增加(如后期临时添加stu_credit_flag这种模糊字段),函数间存在大量隐式依赖。
02 问题分析:
书中第1.3节指出,这种"边做边改"的模式属于"Code-and-Fix"开发模型,会导致:
技术债务堆积:我们后期不得不为兼容旧代码写大量if (stu_credit_flag1 && semester"2023-fall")的脏判断
沟通成本激增:当新成员加入时,需要花费3天才能理解字段含义
实际结果:原计划2周完成的项目最终用了4周,30%时间在修复前期设计缺陷
03 解决方案:
最小化前期设计(书中P15提到的"足够好"原则):
至少绘制实体关系图(如学生-课程的多对多关系)
用Markdown编写数据字典(明确stu_credit_flag应改为is_credit_course布尔类型)
工具推荐:使用Lucidchart快速绘制ER图,GitLab Wiki维护数据字典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