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03
《代码大全2》读书笔记
遥想以往编写子程序的经历,那可真是犯下不少低级错误,走了诸多弯路。彼时的我,仿若贪心不足的渔夫,总想一网打尽所有 “鱼儿”,编写子程序时功能贪多求全,毫无节制。一个函数里鱼龙混杂,数据读取、加工、存储乃至界面展示等诸多环节胡乱堆砌,全然不顾代码的内聚性与耦合度。这般操作下,代码复用成了天方夜谭,每次新项目想用某个功能,都得从这 “大杂烩” 函数里小心翼翼地剥离所需片段;调试时更是苦不堪言,一旦出错,海量代码行如同浩瀚星河,根本无从下手排查。经此一遭,往后我定要坚决奉行功能单一原则,挥动 “手术刀”,将复杂流程精准拆分成原子功能的子程序,每个子程序心无旁骛,只专注完成一项精准任务。就拿常见的用户注册流程来说,果断拆分成验证用户名是否合法、密码强度检查、用户信息入库等一系列独立子程序。接口设计力求简洁明了,输入输出一目了然,如同标准接口规范,让其他模块调用起来得心应手,全方位提升代码模块化程度,让代码结构规整有序。过去投身软件开发项目时,我就像个毫无戒备之心的守城士兵,对输入数据大开城门,毫无 “戒备” 可言。用户随心所欲的输入,无论合理与否,都能如入无人之境般闯进系统,由此引发的程序崩溃、数据错乱等问题层出不穷。异常处理环节更是我的 “滑铁卢”,操作简单粗暴到极致,要么毫无担当,一股脑将错误抛给无辜用户,界面上突兀跳出一堆晦涩难懂的报错信息,让用户一头雾水;要么鸵鸟心态作祟,直接选择性忽略异常,任由隐患潜伏在代码深处,仿若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酿成大祸。痛定思痛,往后我定要在代码入口处筑起铜墙铁壁,严格校验每一份输入数据,非预期数据一经发现,立马给出清晰友好的提示,将隐患拒之门外;完善异常处理机制更是当务之急,细分异常类型,数据库连接失败、网络超时、文件读取错误等各自对应专属的处理逻辑。做到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地化解危机,确保程序即便遭遇 “狂风暴雨”,依旧能稳如泰山,坚不可摧。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