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进入下半场,这家容器云公司将如何打造中台战略? | 爱分析调研

调研:李喆 冯伟,撰写:冯伟

云原生技术提供商时速云立足容器云产品矩阵,从工具向技术中台迈进,致力于为企业应用提供从研发、集成、测试、交付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并拓展AI、边缘计算等新场景,深度服务金融、能源、运营商、制造、教育等多个领域客户。

在过去三到五年时间里,云计算技术正在日益深刻地改变各行业、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在一些信息化建设历史久远,系统比较完善的行业和领域内,企业的IT架构正面临从传统的单体架构向更加适应云环境的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迫切需求。对于那些IT架构刚刚搭建不久的初创型互联网公司,日益增长的业务量也对服务的稳定性和运维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IT架构转型的需求催生了云计算领域中一个蓬勃发展的细分赛道——云原生。自2018年来,云原生技术开始在企业IT架构搭建和转型中发挥引领性作用,容器、DevOps、微服务、敏捷方法、持续集成、持续交付等云原生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这也是云计算浪潮发展到一个成熟阶段后的必然结果。

成立于 2014 年底的时速云,是⼀家专注云原生技术的容器云PaaS服务提供商,其创始团队来自于IBM、VMWare、Oracle、阿里云等国内外巨头企业。

时速云作为在容器云产品化尝试中最早选择Kubernetes路线的厂家,从2018年开始到2019年,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领域进行了应用场景的拓展,同时加强了产品对敏捷开发体系、微服务框架的支持。2019年5月,时速云与云计算基础架构供应商深信服达成战略合作,下一步双方将共同推进云原生技术在企业级云计算场景中的落地。2019年9月,时速云获B+轮战略融资。

基于Kubernetes衍生,四大产品形态,从容器工具迈向技术中台

时速云的技术核心是容器编排引擎Kubernetes,简称k8s,是源自Google的开源容器编排引擎。由于其具有支持自动化部署、大规模容器管理、功能模块可扩展等优良特性,目前已经成为市场中最主流的容器编排引擎。

时速云通过对开源容器编排引擎Kubernetes进行二次封装及功能插件的扩展,目前形成了包括企业级容器云PaaS平台、云原生DevOps、微服务治理平台、机器学习训练平台在内的产品体系。

1. 企业级容器云PaaS平台基于Kubernetes开源引擎,提供面向应用、服务和容器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服务资源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运维效率。

2. 云原生DevOps面向开发运维过程,基于时速云TenxFlow工作流引擎实现DevOps工具链,提供代码构建、持续集成、持续交付、代码和镜像仓库、自动化运维等服务,将编码、测试、运维全流程实现一体化打通,能够有效减少传统软件研发过程中在集成、测试、交付和运维阶段存在的大量重复性工作。另外,过去的DevOps的概念更多的是针对瀑布开发模式,但目前大量企业因为存在研发需求频繁变更的情况,越来越多地采用敏捷开发模式,因此时速云还实现了DevOps对敏捷开发的支持。

3. 微服务治理平台帮助企业搭建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治理、监控、管理和运维平台,能够通过可视化的拓扑关系,监控服务运行状态和服务间调用关系,分析潜在瓶颈和错误点,解决企业内外服务互通问题。时速云为了适应目前的最新微服务相关技术栈,还实现了对SpringCloud、Dubbo、ServiceMesh的支持。

4. 机器学习训练平台基于容器云和深度学习引擎TensorFlow,提供模型训练、模型集、数据集等,能够给那些需要将机器学习训练过程容器化运行的客户,提供快速建设AI中台的能力。

另外在时速云的中长期战略中,为了拓展容器云带给客户的价值点,给客户的研发、测试和运维过程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平台化服务,时速云提出了技术中台战略。

时速云对技术中台的定义是一个加强版的DevOps平台,不但提供支持研发管理、测试管理、持续集成、持续交付等传统DevOps功能,还支持以一键获取的方式,获取云原生的各种工具和组件,包括在线IDE、MySQL数据库、Tomcat、Weblogic等。这一技术中台战略目前还在处于推进和研发的阶段,预计在明后两年内会实现产品化交付。

多角度切入客户场景,产品价值点逐步拓展

经过长期对客户需求的摸索,时速云将客户最主要的应用场景总结为两类。

第一类场景是自动化运维。在一些行业客户,比如金融机构的系统中,往往会出现在某些时间节点上的访问量突发峰值,而且峰值的周期也是不可预测的。如果采用虚拟机的负载均衡方式,需要提前把虚拟机部署好,到峰值的时候再将虚拟机启动,但虚拟机的启动的时间是非常长的。所以,传统的运维方式已经不足以及时响应突发峰值,但这是容器的强项。将应用部署在容器中,能够减轻运维团队在应对突发峰值过程中的压力。

第二类场景是是研发、测试和运维的一体化和自动化。时速云DevOps能够给研发、测试和运维团队提供持续集成、持续交付的功能,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未来技术中台产品上线后,可以面向应用全生命周期,为研发、测试、运维团队提供各类工具和中间件的一体化支持。

同时,为了丰富容器云的应用场景,探索容器云带给客户的更多的价值点,时速云目前在机器学习、边缘计算两个领域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并且已经成功实现多个项目落地。

首先是对机器学习的拓展。在时速云着重布局的能源、运营商等行业的客户中,集团内的研究所希望利用过去积累的大量业务数据,进行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深度的挖掘和分析。为此,时速云实现了Kubernetes对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的支持。客户只需将自己的AI算法在TensorFlow中进行实现,就能够在容器环境中实现机器学习的数据流。同时,机器学习平台还能够穿透到GPU物理机,实现算法的高性能运算。

其次是对边缘计算的拓展。时速云的典型客户国家电网,希望将各个网省电力中心采集的数据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互联互通,但希望将电压电表的数据采集业务放在边缘端,经过初步处理后再上传到国家电网中心,因此也需要有一个边缘云的架构去支撑大量的数据采集量。另外,国家电网的售电系统也会遇到用户在某个时间节点集中购电的情况,给系统运维带来极大挑战。为此,时速云帮助客户将边缘云中的应用进行容器化改造,提升了电网系统的服务性能,降低了运维难度。

场景理解力强,深挖细分领域,渠道能力将获提升

随着行业客户对容器云的接受度的提升,以及对自身需求点的日益明晰,容器云市场的竞争重点不再是对客户的概念宣灌能力的比拼,而是对客户应用场景的理解能力,对客户真实需求的挖掘能力,以及对产品体系作出调整的适应能力的比拼。

爱分析从产品&技术、服务能力、场景理解能力、客群构成、获客能力等五个维度对时速云进行评价。

产品&技术:时速云技术团队来自IBM、VMWare、Oracle、阿里云等技术实力雄厚的巨头公司,研发人员超过100人。产品体系较为模块化,支持模块独立部署,基于容器的机器学习平台同样能够实现产品化落地,表现出较好的产品化能力。技术人员能够对Kubernetes、KubeEdge、KubeFlow的开发者社区进行一定程度的输出,同时支持边缘云容器化项目的落地,表现出较强的技术实力。同时,时速云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实现产品从工具到技术中台的迈进,也说明其对自身产品和技术能力的信心。

服务能力:时速云目前拥有20人的技术支持团队,主要为客户提供标准产品的部署。针对客户的原有系统,时速云提供关于容器化改造、微服务化的咨询服务,这一过程有待实现标准化。如客户有定制化需求,则需研发团队介入。

场景理解能力:时速云能够较好借助自身客群特点,深入地挖掘能源、运营商、制造等领域客户在数据分析、边缘云容器化方面的应用场景,并对产品体系作出相应的丰富,同时具备项目落地的能力,场景理解能力得到了客户的验证。

客群构成:时速云目前主要服务于金融、能源、运营商、制造、教育等行业的企业级客户,包括国家电网、新奥集团、凡普金科、中国移动、戴姆勒奔驰、链家、慧科集团、铂涛集团等,客单价可达百万级别,且这些客户往往有进一步扩大规模的需求。时速云与深信服达成战略合作后,将借助深信服的超融合一体机产品推出一体化容器云方案,预计将会在对中小客户的渗透率上有一定的提升。

获客能力:时速云采用直销与渠道相结合的获客方式,一方面依靠市场活动及销售自身的资源来获取线索,拓展客户,另一方面依靠企业的生态合作伙伴来介绍客户。与深信服达成战略合作后,预计时速云在渠道建设方面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近日,爱分析专访时速云联合创始人&COO杨乐,就时速云在最近一年来的最新产品动向、最新应用场景及未来业务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现摘取部分内容如下。

容器云产品化依赖于Kubernetes的先进理念

爱分析:为什么时速云始终坚持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云平台?Kubernetes与Docker Swarm等其它容器编排工具相比有哪些优势?

杨乐:与Kubernetes相比,Swarm的优势在于的学习和使用更简单一点。使用Swarm进行容器编排,只需要分别在几台机器上部署Swarm模块,然后连接起来就成为一个Docker的主机集群。

但是Kubernetes从最初的设计理念与Swarm完全不一样,它是以谷歌内部borg系统为理念基础开源出来的,所以从最初就考虑到未来如何去扩展功能模块,如何在大规模集群中进行容器编排,如何集成容器网络,如何管理存储。

2014年Kubernetes刚出现的时候,虽然理念和架构非常超前,但是已实现的模块功能是非常欠缺的。但是经过过了几年社区的发展升级后,框架里缺少的模块基本都被完善了。这个时候相比较,Swarm就只是一个联机的Docker,对于网络、存储和任务调度的管理是不完善的,并且其架构很难支撑大规模容器编排。而Kubernetes易于扩展这些特性,就在产品化方面给了容器云公司很大空间。

但是Kubernetes有一个问题,就是他最初只考虑了架构方面的先进性,没有考虑部署过程的易用性,所以说最开始的时候Kubernetes特别难部署。后来一些厂商对Kubernetes在分布式部署方面做了一些优化,逐步补齐了它在这方面的短板。

部署过程全面考验时速云技术支持能力

爱分析:对于客户原有的一些系统,时速云会参与它们的服务治理和容器化改造吗?

杨乐:会的,有一些客户可能对微服务改造本身并不是特别清楚,那么我们也提供咨询服务,告诉他们如何从传统的架构模式升级到微服务的架构模式,但是实际的编码工作还是需要客户自己来进行的。

但从长远来说的话,我们还是倾向于产品的完全标准化。当然现在也是标准化的,但是由于整个行业的成熟度,我们仍然需要提供很多咨询服务。但是未来我们会将技术支持、咨询服务更多地以标准化文档的形式交付给客户,让客户的服务改造和产品使用门槛大大降低。同时,我们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打造我们的产品体系,基于容器平台去扩展针对不同领域的产品模块。

爱分析:一个比较典型的客户,从最开始接触到容器,然后到比较成熟地去应用,这个过程大概会分几个阶段,用户是怎么一步步的去做的?

杨乐:一般情况下,在产品部署完之后,我们要对客户进行培训,告诉他们怎样把自己的系统微服务化。然后客户需要建立测试环境,针对一些非关键性业务做试验性的迁移。这样客户可以逐步熟悉我们的产品,去了解各个功能如何去用,怎么去调优,最终把产品良好地应用起来。当客户对产品比较熟悉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减少对我们的技术支持服务的依赖。

爱分析:在部署完成后,时速云给客户提供的技术支持服务有哪些?

杨乐:我们的技术支持服务主要是针对客户应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技术性的问题,比如运行失败、抛出异常参数等等,我们会通过远程或现场支持的方式来解决。还有一些业务量很大的重要客户,可能需要我们在某些重要的时间节点,通过远程或者现场去帮他们做故障保障。

爱分析:一般一个大的客户,整个项目的周期要多长时间?

杨乐:如果是标准的产品交付,我们不提供技术咨询,也不提供定制开发,那么从交付开始到最后项目结束,不算维保期,也就大概一个月时间。但是另外这种大型客户,加上定制开发时间的话,项目周期是不一定的,要看定制需求量,以及项目规划的情况怎么样。

爱分析:我们之前分析过OpenStack厂商,但感觉这类公司的整体发展都不是特别尽如人意。客户会觉得OpenStack厂商的产品是基于开源框架去做了一个封装或者改造,加入度体现的不明显,所以OpenStack行业的终局就变成了大家都去帮客户做定制化服务,做二次开发。后面容器云公司会不会遇到类似OpenStack公司一样的困难呢?

杨乐:OpenStack与容器平台相比,本身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不一样,一个是对下层的虚拟机搭建,一个是对上层的容器创建。对OpenStack厂商来说,客户把虚拟机创建完了,厂商的任务就完成了,因为OpenStack本身能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么多,后面想要切入客户的应用场景是很难的。

但对于容器云厂商来说,客户创建第一个容器才是开始,后面客户所需的各种功能模块、产品的使用、客户应用的改造和迁移,都需要我们帮助客户去做。比如我们的容器云PaaS、DevOps、微服务治理平台,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都有很多空间可以扩展。

客户对容器云的适应过程,往往并非一蹴而就

爱分析:客户在容器云上一般是怎么去立项的?它是按PaaS平台立项,还是会按具体的业务场景来立项?

杨乐:作为PaaS平台单独立项多一点。当然我们推动项目的切入点可能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我们会从研发测试管理的角度,首先去推我们的DevOps,或者是说从运维的角度去解决他们的运维难题,比如说高并发量下负载均衡的问题。客户也会从这两个方面去逐步立项,最终采购和落地。

爱分析:一般客户一开始会上多少节点数量?

杨乐:一般客户都有一个建设过程,是一个逐步增长的量,比如可能初期会上30到50个服务节点,后期再逐步扩展到百台或数百台。

爱分析:30到50个服务节点已经是个很大的数量了,是有很明确的一些业务诉求推动企业上这么多节点数量吗?因为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客户更多的还是在测试环境中使用容器云,一般不需要这么多节点数量。

杨乐:在去年之前的话,的确很多都是用在测试环境中,因为这也涉及到客户对容器,对Kubernetes以及我们产品的认可和熟悉程度。到了今年的话,客户的认可度已经很高了。而且很多客户是二期客户,他们之前在测试环境中使用容器,到后期容器的好处也凸显出来了,于是也逐步把容器用在生产环境中。有时候,很多客户自研的产品也是用容器交付,还有一些大型的国企,第三方的软件供应商交付给他们的软件也是通过容器去交付的。所以现在很多应用从一开始就是容器化的,客户天然地会想要把它放到容器云平台上。

容器云市场逐步成熟,厂商开始深耕细分领域

爱分析:时速云目前主要的拓客方式是怎样的?

杨乐:拓客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我们会通过市场活动,让客户主动找我们。第二种方式,我们有直销团队,他们本身也会有一些线索和资源,并且不断自主地去拓展客户资源。第三种方式,一些大客户或者行业内的生态合作伙伴也会帮我们拓展渠道客户。

爱分析:在过去一年,行业层面有没有一些新的变化?

杨乐:在2017年左右,很多客户还处于观望阶段。到2018、2019年,包括电力、电信、金融、能源和汽车等行业,甚至是国企、电子政务之类的领域都开始应用容器云。

在2017年前后,我们面对客户,需要大量地去解释Kubernetes技术本身的概念,包括它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我们的容器云与Kubernetes的不同是什么。但是到2018、2019年,遇到客户的话就基本上再也没有要求我们解释过这些基本概念。因为这时候,大家都知道并理解容器技术了,我们只需要告诉客户我们的能力以及产品的功能和稳定性就可以了。许多客户的立项阶段都已经到了寻找厂商去落地和使用产品,并开始了解如何去迁移上云的这个阶段,需求性、意愿性都比较强烈。

爱分析:容器云市场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竞争格局?

杨乐:因为市场足够大,每一家前期切入客户的领域不一样,这也会对他们之后需求的挖掘以及产品的迭代产生影响,最终使得各家目前都有一些专长领域的客户。我们目前在电力、运营商、汽车、金融、保险等领域做得比较成熟。

爱分析:目前容器云还是切入私有云的场景比较多,而现在行业云的建设进入到了一个快车道,各个行业和政府部门都在建设行业云,时速云能够参与到行业云建设中吗?

杨乐:这个也分具体行业和具体客户,不同的行业云采用的方案也不一样,可能有一些就是公有云的,但有一些客户因为一些政策在信息安全方面的要求,一部分云必须采用私有云的方案。这种项目一般也会分层次来建设,所以行业云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切入空间。

 

----------------------------------------------------------

作者:爱分析ifenxi
链接:https://xueqiu.com/5243595231/135680537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posted @ 2019-11-17 14:23  云社区  阅读(31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