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学习笔记02】
以下是下面链接中教程的笔记,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随便学学可能不严谨,但如果有离谱错误烦请指正。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E411D7nH?p=3&vd_source=febdc1a8028af6b442667407286a2750
操作系统体系结构
- 微内核
- 只包括时钟管理、中断处理、原语(不可被中断,如设备驱动、CPU切换等)等直接涉及硬件,必须在内核中的功能。
- 功能少,好维护,但内核态和用户态之间的频繁切换会带来性能损失。
 
- 大内核
- 包括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等不直接涉及硬件的功能。
- 功能多,可能不好维护,但不需要频繁切换CPU状态,性能较好
 
- 分层结构内核
- 多层,每层能调用更低一层的接口
- 便于调试验证,便于扩充维护,但层级边界难界定,效率低
 
- 模块化内核
- 内核 = 主模块 + 可加载内核模块
- 逻辑清晰、易维护;支持动态加载内核模块(支持新设备驱动等);模块之间可直接通信,效率高;但模块接口难定义,模块相互依赖,调试验证困难
 
- 外核
- 可直接给用户进程分配未抽象的硬件资源。普通内核负责其它事务。
- 减少虚拟硬件资源映射层,提高效率。但降低系统一致性,使系统复杂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