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苦参治失眠:先生对苦参的多种用法已载于《用药经验》一书中,其中一则治失眠的验方引人注目。药用:苦参15~30克,黄连5克,茯苓15克,甘草6克。用于肝郁化火,或心火偏旺的失眠,具降火除烦、宁心安神之功。苦参无疑是方中的主药,只有对苦参的功用了然心中,方能加深对这则验方的理解,应用就得心应手。

  早在《千金方》中,有用苦参一味和醋煮服治“卒中恶心痛”,足证其有通脉之功。心痛以属寒居多,但亦有属热者,如清人陈士铎在《辨证奇闻·心痛门》所称之“火热犯心”证即是。陈氏认为系“因肝气之郁而不舒,木遂生火以犯心”所致。此类证候苦参亦在选用之列。不仅如此,苦参味苦能入心经,按照宋代医家寇宗奭的说法,“气坚则壮,故苦可以养气。”其性寒能益阴,故朱丹溪说苦参“能峻补阴气”,他的这一说法和《本经》称苦参能“补中”,《别录》称其能“定志益精”是相一致的。一味大苦大寒,具有清热泻火、清热燥湿、祛风利窍之品,《本经》、《别录》言其还有补益之功,先贤的智慧非同凡响,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消长、盈虚、盛衰,深深打上了道家思想的印记。近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苦参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有效,印证了古人的经验。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测知这一验方的适应症中,或有心悸、怔忡、少气,甚至心痛等见症。换言之,心火偏亢的失眠,兼见上列症状,用此方就不必迟疑了。所以学习老师的经验应拓宽思路,细心体会。

  在前人留下的运用苦参治疗心系疾患的治验中,有一则医案殊堪玩味,此案见于清代吴中地区名医曹仁伯的《教言》,为柳宝诒辑校,载于《吴中珍本医籍四种》一书中,案曰:“曾见三和尚治一心悸症挟湿火者,用归脾汤数剂而愈。其方以白苦参代人参,具见灵活之妙。”医者将心悸兼见湿火看成是运用苦参之标的,其化裁归脾汤,可谓心有灵犀。无独有偶,张寿颐亦称苦参能“荡涤湿火”,湿火与湿热义近,苦参、黄连均能燥湿清热,我粗浅的看法是,先生这则验方,如果患者舌尖红、苔黄腻,口苦,小便赤,运用它就更为适宜了。

posted on 2014-05-16 07:32  湖东  阅读(153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