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观后感——一种信仰和一种教育

   《浪潮》这部电影,在我看过的电影中,是除《肖申克的救赎》之外,最震撼的一部。仅仅一个简单的思想运动,就把社会的一些本质展现的淋漓尽致。尽管你学了政治,哲学等。但是,没有那门课会把独裁,组织,统治这么清晰的表现在你的面前。看过《浪潮》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中国的教育,我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了中国教育的本质,看到了我们的思想为什么局限,也看到了应试教育。这部电影主要内容讲一个德国教师的一个活动周项目。对于自由散漫的学生们来说,任何课程都只是为了学分而上。他们在课上大声聊天,无心听讲。文格尔别出心裁提出假想“独裁”的实验。在为期一周的实验中,文格尔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们对他要绝对服从。从最初的玩乐心态,这些青年男女渐渐沉湎这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中,他们体会到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性,却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深渊……

     这部电影就是一个简单的思想浪潮,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总结下我看到的走向独裁的几个步骤:第一步,强调纪律的重要,有一个领导者;第二步,建议统一的制度,服装,规范,并遵守它们;第三步,强调集体性,一致排外;第四步,被洗脑,产生暴力行为;当有些人在这四步走完之后,已彻底迷失自己,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当被某种思想彻底洗脑后,自己已不是自己。你的整个人是属于某种思想,某个组织,甚至某个人的。这一点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会为了一些人,或者是组织,奋不顾身宁愿献出自己。例如现在的恐怖组织,还有一些极端的民族思想,以及邪教等。有时候,我们的组织是一个善意的,和平的组织,但是在某种情况下会变异,这就产生的所谓的独裁,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那?社会的不公,人的不平等,分配的不均,造成了许多人内心的积怨。当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给了这个平等,他会感到温暖,并认同这个组织,即使这个组织是反人类的,暴力的,他也会为了这个组织献出自己的生命。所以,所谓的独裁,其实,根本原因是社会的造成的。

    从这部电影中我也看到了中国教育,在中国教育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遵守规矩,老师说的一定是对的,学习好的未来一定比学习差的好,所以结果就是在每个人在校学习的二十几年里,学会了遵守规矩,在校听老师的,出来听老板的。许多好的想法,创新,就这样一步步走向淹没。制度是好的,但有时候制度却扼杀了许多东西,对比国外的课堂,学生们上课时活跃表达着自己的想法,而在中国,许多孩子即使有好的想法也不敢去表现,怕说错了,怕老师不认可,特别是我们上学那个时候。不过,让人欣喜的是,我们发现中国的这种教育情况在慢慢变好,课堂也变得活跃了一些,希望慢慢变得更好,让创新真正走向青少年,青年强则国强。

 

posted @ 2016-11-22 10:05  点滴之水  阅读(2455)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