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关于赠梦

刚才其实是在默写琵琶行。突然不知怎么的,一堆杂乱的想法从大脑中涌了出来。在左脑攻击右脑,小脑代替思考下,写错了一大堆。

总感觉自己总是有一大堆不成型的思想。如果让我随便地在博客里写出来,感觉很容易,无非就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可是如果要写作文,那些算是思考的东西立马依靠不上了。总感觉很多事情,有些想法,却难以全懂,更难以写进作文。

说实话,我自己的想法往往自己都能辩驳两句。这也无可非议,毕竟世上哪有那么简单绝对的道理。这就叫左脑攻击右脑。

说起作文,不妨就想想今年高考的那个题目:赠梦。

梦,应该要解读成梦想吧。虽然提示语里有不少内容里,梦应该解作做梦或梦境,可是这样就没法写了。

毕竟唯物地讲,梦境无非就是睡眠时,神经的兴奋将和记忆有关的信号重组,然后把各种画面呈现出来。况且其原理到现在仍然有不少谜题。如果写这个梦境,真的不知道该写什么。

那只好说说梦想了,大概就是一个总目标,预期,或者人生追求之类的。用我浅薄的必修四哲学基础来看,大概算是与主观能动性相关的一类问题。照着这个逻辑推下去还蛮合理的:有梦想追求,确实能激发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改变或指导他的实践活动,从而确实地改变客观世界并且实现个体价值。

梦想有浅薄或远大。想要吃好喝好穿好玩好当然可以是梦想。想要养活家人子女,带给他们更好的生活也可以是梦想,这大概是基于社会责任的梦想。想要报销民族国家,造福人类更是一般而言的伟大者的梦想。而且也确实如上一段的分析,不同的梦想起了很大的作用。让不同人的生命产生很大的差别。

梦想当然也可以是多重的。一个人,喜欢好酒好菜,也照顾家人的生活,更希望天下大同,不一定矛盾。可是他们一旦发生了矛盾,大概就能决定那一重层次才真正担负了梦想这个沉甸甸的词。

写到这里,自然而然就冒出来更多比上述更深刻的困惑和想法。只是太过零碎,写不下来。那只好这样吧。我真该在有时间时学学哲学。

虽然离写上一段已经过了很久,接着说下去吧。

关于赠这个字。

想起来之前训练摸鱼看新闻,看到过这样一则。一位非洲农学家,好像是来自中非,应该是刚果或者乌干达。作为杂交水稻事业的参与者,他来到中国,把一袋生长于非洲大地的杂交水稻,连同着花束,献到袁隆平院士的墓前。他热泪盈眶。

当时看到,不禁深受触动。这种程度,相比称得上“赠梦”了吧。袁隆平院士的赠梦,又哪里仅仅是提出了一个“禾下乘凉梦”呢?更多地,应当是他突出的努力和杰出的成果,让多少人憧憬这个梦,让多少人向往这个梦,让多少人敢梦这个梦啊。

毕竟只是大鼓大吹,劝人接受自己的梦,既不太可能,也没啥意义。赠梦的基础,是共同的价值追求;赠梦的方式,就是用追求梦的行动,紧握同道中人的手相互扶持前进,再把接力棒传递给既往开来者。

既然这样说,那么我们的梦想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同道的,都可以汇到那个梦里。

多喜乐,长安宁。

那么我们要做的,无非是把握好自己的梦,拿出追求梦的主观能动的态度,与追梦者并肩而行,相互鼓励,相互传递。这个梦,不就某种意义上,被赠予了吗?

如果是写作文,上述已经够了。很够了。考场上都来不及想这么多。到这么多真的尽善尽美了。

只是总感觉不够。

梦想到底是什么。

它可以被实现,还是不可以?它是远方的象牙塔,还是无尽的地平线?

人生价值层次的最低一层,生存。究竟不过是生物的本能,还是能称为梦想的东西的最低级?

不管是中文的“梦”,还是 dream ,还是什么语言里原意是人睡眠时神经冲动制造的图像的那个词,不都是被映像出了一个和人生价值实现有关的意思吗?

我们写梦想,是不是把这个词等价成了追求,目标,是不是悄悄地在定义我们的人生价值?

在吃饱穿暖睡足的基本需求之外,我们的价值实现,难道不都可以被描述成某个梦想的实现,或者部分实现吗?

那么我们真正要追求的人生价值是什么?至少不应该是仅仅为了释放一些传递快感的神经递质。通过劳动实践改造世界,通过自我奉献造福社会,应该是这样的伟大的追求。

然而这种想法不免粘附了一些圣人情结或者弥赛亚情结。让我感到自责或者困惑。

只是这些问题太难解了。

听起来就不像是一个没什么社会经验,也没读过多少书的学生该解决的。

结果就是兜兜转转,不免回到生活,做好眼前的事,哪怕仍有困惑也没事啦。如常的一切,用积极的态度去看,去做,也就是“多喜乐,长安宁”了吧。

这绕了一圈,其实回到了作文的结论了。所以有时候静下来真心地想一想,我写的那些笔下成文的东西,大多还是挺真诚的,就是我所能想到,能理解,能接受的边界之内自己给出的答案。

有时候会多想,不过像这样把一些暗藏的稀碎想法,胡乱地表达一通,也挺好的。至少给自己一个暂时的回应,让思绪安静一些。然后回到专注于眼前的生活。

写完这些后的心情还是挺好的,只是高考之后果然应该读一读哲学书。

posted @ 2025-08-31 20:17  youlv  阅读(31)  评论(1)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