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最近,我才突然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对诸事都毫无兴趣的观念源于两个字“浮躁”。
自打念书起,我就觉得自己始终能有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人生的起落;
初中时,有一位女生跟我同桌(其实跟是不是女的没啥关系··^_^),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急躁···特别表现在考试的时候,几乎整场考下来,有80%的时间是能听到她在抱怨这个抱怨那个的··好像跟这张白纸有着深仇大恨··而我不以为然,难题是需要静下来去解决的,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它有多难。
“幸运”的是,貌似我把它带到了工作中······
但是,不知不觉,我却变得会浮躁···会抱怨。我经常在想,是什么造成的,因为不解决,继续这样下去会不停的消耗我学习的时间。不公平吗?社会本不公平,人人平等也只有在法律面前才派上用场,所以显然这个不成立。
最近读了一本书——《The Present》(100多页,一小时就可以翻完)···;书中的主人公1的境遇如下所述··“我被提升了···可我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堆积如山···我们的人手少了,但工作却多得惊人···没办法把所有的事情做完···我觉得工作和生活都不开心,跟我希望的一点儿也不一样···”···然后主人公2给她讲了一个关于“礼物”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年轻人发现了一个方法,可以使他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快乐,更成功。书中提到的这个寓言故事就是关于如何找这个“礼物”的,每个人或许找到的都不一样。
在我读了第一遍后,找到的First point是“做好手头上的每一件事,在考虑这件事的报酬之前···”。这一点,我可以做到,而且我以前也就是这样做的······Second Point是“要勇于面对过去的得失,不管它有多么的难以启齿,从中得到一些东西”······
Third point是关于目标的,又是关于目标,几乎所有的励志书里,都有这个字眼,而且无不对其深入分析···可谓这一点是至关重要,而我似乎就是在这一点上卡住了···现在,时常问自己,为什么现实总跟希望的不一致呢,是自己努力了没有达到,还是自己根本没有为这个希望努力过呢?对于我来说,还有多少发展空间呢?我这是是在抱怨呢,还是在自省呢?
······
posted on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