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OpenFlow协议分析实践

实验3:OpenFlow协议分析实践

一、实验目的:

1.能够运用 wireshark 对 OpenFlow 协议数据交互过程进行抓包;
2.能够借助包解析工具,分析与解释 OpenFlow协议的数据包交互过程与机制。

二、实验环境:

1.下载虚拟机软件Oracle VisualBox;
2.在虚拟机中安装Ubuntu 20.04 Desktop amd64,并完整安装Mininet;

三、实验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搭建下图所示拓扑,完成相关 IP 配置,并实现主机与主机之间的 IP 通信。用抓包软件获取控制器与交换机之间的通信数据包。
sudo ./miniedit.py 开启拓扑工具

主机 IP地址
h1 192.168.0.101/24
h2 192.168.0.102/24
h3 192.168.0.103/24
h4 192.168.0.104/24
并保存拓扑到存入/home/ubuntu/102192121/lab3/

2.查看抓包结果,分析OpenFlow协议中交换机与控制器的消息交互过程,画出相关交互图或流程图。

  • 运行命令sudowireshark开启wireshark抓包工具
  • 进入wireshark界面后,点击“any”,获取全部数据包,保存捕获的文件。
    通过过滤器输入“openflow_v1”或“openflow_v6”,过滤出OpenFlowv1.0或OpenFlowv1.5的数据报文,进行分析。
    (开了多次,目的端口地址每次是变动的)
    1.OFPT_HELLO, 源端口6633 -> 目的端口46392,从控制器到交换机,这里协议为OpenFlow1.0

    也有源端口46392 -> 目的端口6633的,即交换机到控制器的另一个包,此处协议为openflow1.5

    2.OFPT_FEATURES_REQUEST, 源端口6633 -> 目的端口46392,从控制器到交换机

    3.OFPT_SET_CONFIG, 源端口6633 -> 目的端口46392,从控制器到交换机

    4.OFPT_FEATURES_REPLY, 源端口46392 -> 目的端口6633,从交换机到控制器

    5.OFPT_PACKET_IN, 源端口46392 -> 目的端口6633,从交换机到控制器

    6.OFPT_PACKET_OUT, 源端口6633 -> 目的端口46392,从控制器到交换机

    综上可知,本实验中交换机和控制器之间消息交互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四、个人总结:

打开抓包工具进入any后,没有hello包,只看到的request和reply的包,试了很久,然后又重新登入,才可以找到hello的包。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难度并不大,只要是时间花在找包上了,本次实验我还是学到很多新的知识。我学会了运用 wireshark对
OpenFlow 协议数据交互过程进行抓包;并且还学到了可以借助包解析工具,分析与解释 OpenFlow协议的数据包交互过程与机制。

posted @ 2021-09-29 14:40  湖泊不是大海  阅读(7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