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
指数据或符号对象在运算符的操作下,按照规则进行数据或符号变换、处理,从而得到结果的过程。
第一次数学危机——什么是数?
理论基础:
毕达哥拉斯学派 “一切数均可表成整数或整数之比”
危机出现:
危机的缓解:
二百年后,欧多克索斯把量和数区分开,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比例论,巧妙地避开无理数这一“逻辑上的丑闻”,并保留住与之相关的一些结论,缓解了数学危机。但欧多克索斯的解决方式,是借助几何方法,通过避免直接出现无理数而实现的。
危机的解决:
第二次数学危机——无穷小问题
理论基础:
微积分危机出现:
贝克莱悖论危机的缓解:
新的问题:
第三次数学危机——罗素悖论
理论基础:
集合论危机出现:
危机的解决:
计算工具的发展
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人用结绳来记录土地面积和收获的谷物;
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人用泥版来计数;
公元429-公元500年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用算筹计算出圆周率值介于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珠算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最早记录于汉朝人徐岳撰写的《数术记遗》;
1612年苏格兰数学家约翰·纳皮尔John Napier发明了纳皮尔算筹 ;
1630年,剑桥的威廉·奥却德William Oughtred发明了圆算尺;
1957年,Casio发明第一台商用小型电子计算器Casio 14-A;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机械式计算机:
1623年,德国图宾根大学教授威廉·契克卡德Wilhelm Schickard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计算机,即契克卡德计算钟;
1642年,法国数学家、思想家布莱斯·帕斯卡Blaise Pascal发明了帕斯卡加法机;
1674年,德国数学家戈特费里德·莱布尼兹Gottfried Leibniz发明了莱布尼兹乘法机;
1822年,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发明了差分机模型,能提高乘法速度和改进对数表等数字表的精确度;
1834年,巴贝奇设计了分析机模型,这是第一台可编程的计算机,语言类似于汇编语言,阿达·洛芙莱斯Ada Lovelace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位程序员,她设计的算法用来计算伯努利数;
1873年,美国人弗兰克·鲍德温Frank Baldwin发明了手摇计算机并投入商用,又称pinwheel calculator,与过去的类似构造有所差别,取得巨大成功;
1888年,美国人霍列瑞斯Herman Hollerith发明了穿孔制表机,第一次把数据转变成二进制信息;
电子计算机:
1904年,约翰·弗莱明John Fleming发明真空二极管,1906年德福雷斯特De Forest Lee发明真空三极管;
1935-1941年,康拉德·楚伊Konrad Zuse发明了Z系列计算机,第一次实现了二进制数程序控制,写下了世界上第一个下国际象棋的计算机程序;
1942年,ABC计算机诞生,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但不可编程;
1946年2月14日,ENIAC诞生,是第一台通用计算机,未能实现“冯·诺依曼结构”中的存储程序。
计算机的4个发展时代 |
||||
|
名称 |
起始年 |
应用领域 |
特点 |
|
|
电子管时代 |
1946-1958 |
以军事和科学计算机为主 |
体积大、速度慢 |
|
|
晶体管时代 |
1958-1964 |
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 |
体积缩小、速度提高 |
|
|
集成电路时代 |
1964-1970 |
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像处理领域 |
速度更快。价格下降 |
|
|
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
1970至今 |
逐步走向家庭 |
体积小、速度极快 |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