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6日
摘要: JM版本16.0,配置文件encoder_baseline.cfg,H.264标准文档(03/2010)版。通过对码流的第一个NALU(SPS)的形成来分析。首先给出编码后的最终码流(SPS+ PPS):00 00 00 01 67 42 00 28 F3 05 89 C800 00 00 01 68 C9 4A 38 80将SPS(红色部分)转换成二进制: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0110011101000010000000000010100011110011 00000101 1000100111001000然后介绍一个码流分析工具:Eleca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1-06 17:16 裴银祥的博客园 阅读(129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SAD和SATD的区别与几个名词解释Q:如果不用率失真最优化,为什么选择SATD+delta×r(mv,mode)作为模式选择的依据?为什么运动估计中,整象素搜索用SAD,而亚象素用SATD?为什么帧内模式选择要用SATD?A:SAD即绝对误差和,仅反映残差时域差异,影响PSNR值,不能有效反映码流的大小。SATD即将残差经哈德曼变换的4×4块的预测残差绝对值总和,可以将其看作简单的时频变换,其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生成码流的大小。因此,不用率失真最优化时,可将其作为模式选择的依据。一般帧内要对所有的模式进行检测,帧内预测选用SATD的原因同上。在做运动估计时,一般而言,离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1-06 16:50 裴银祥的博客园 阅读(4203)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