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好的Leader

布鲁斯.李 路飞的电子设计宝藏 4月14日

 

前言:

这篇文章是写给Team Leader和往这个方向前进的人。也适合一般的程序员,对你们在团队合作的理解上面会有所帮助;对你将来选择在什么样的团队做事也有帮助。在文章中我也侧面道破了国内好多敏捷开发失败的原因。

 

团队管理是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和概念,但我们可以把它进行简化到以团队为基础,在团队上进行一些方法的应用。我在文章中,将分为不同的块讲解。当你把这些不同的块都理解清楚,结合起来就是团队管理。

 

以团队开头:(如果你知道什么是团队,可以跳过)

什么是团队?这里有个比较标准的解释:团队(Team)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在软件公司,一个基本的团队单位,是由Team Leader(也可能是项目经理,每个公司对头衔的分配不一样。这里以Team Leader为总的称谓)所带领的一群人(如程序员)。以数据结构来说,就是一个多叉树的结构;每一个节点都是下面子节点的领导;节点和子节点组成了一个团队。Team Leader的领导(项目主管或项目经理)又会管理着多个Team子节点(开发组,测试组,美工组等);这些Team组成了一个大的Team团队,主管也是大Team的Leader。换句话说,每个节点都是下面子节点的Team Leader,至于起什么头衔,并不会影响Leader的职能。

 

团队类型和选择:重要,直接决定着后续的多个因素

团队的类型其实没有一个什么固定的称谓和标准。一些团队领导在工作中不断调整团队成员的组成。当达到一个比较成熟的团队模式时,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会拿生活中大家熟知的一些事物来代替(如手术台类型)。

 

其实,前人已经为我们总结出了很多成熟的团队组成类型。如:手术台类型。做手术大家一般比较熟悉,是以一个主治医生为主刀,其他医生为辅助,来完成整个手术。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把这种模式与团队组成结合起来。一个团队中,以一个或两三个程序为主导,其余程序员为辅助来完成代码开发;这样的模式在国内游戏开发中经常使用。主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程(主要程序员或技术一把手),以主程为核心进行开发,其他程序员辅助完成附加功能。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个人倾向于交响乐队类型(这个是我个人的叫法,因为这个模式和交响乐队基本一样,也便于大家理解。我在后面的“团队合作”里进行了较详细说明和对比)。在交响乐团中,团员都有各自的技能,并分工明确;在指挥的指导下完成演奏。这里的指挥就是我们的Team Leader。

 

团队的类型有很多,这里只是列了两个被大家广泛使用的类型;其它的类型,就请大家自己钻研了。

 

选择什么样的团队类型,是一个Team Leader在组建团队时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不同的团队类型涉及不同的团队成员组成,并对团队成员技能的要求也不一样。这会涉及到你需要招什么样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我把副标题定为:打好你手中的牌。不同的团队成员就如同不同的扑克牌,你要去组织和打好它。发散下思维,可以把团队管理抽象成打扑克牌的过程,打牌就是在进行管理。

 

不同的团队类型有不同的优劣。如手术台类型,对主程的要求很高。在整个团队开发中,主程的个人能力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成败;在很多时候,主程也担当着Team Leader的角色。主程个人能力这个因素,导致了我不太喜欢使用这个模式;因为风险较集中。但是在一些尖端技术的开发中,往往又是需要手术台这种模式。原因很简单,尖端当然需要顶尖人才去做了。这个模式有一个好处,就是对其他程序员的要求不高,比较容易招到合适的人。

 

说说交响乐队类型。这个是我普遍推荐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并没有很尖端的技术要去实现,并且这个模式可以分散风险。但是这个模式对程序员的能力有一定要求,就是需要某方面的特定能力(具体需要什么能力,根据你的项目需要来划分)。我不需要你会很多东西,你只需要对特定领域有钻研;或者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并愿意往这个领域走下去。我需要你专精一点,如同交响乐队里面每个人有各自的乐器技能。但这模式也有个缺点,那就是在初级程序员的招聘上,基本很难找到有钻研一个方向的。毕竟他们对程序才起步。不过这个问题通过内部培训是可以解决的。后面会具体探讨内部培训。

 

所以,选择什么团队类型要看项目需要和Team Leader的经验。发散下思维,其实在好多小公司或非正规团队,也是使用的手术台类型。3-5人一个团队就上架干活了,1个技术领头的(主程),搭配2-3个人就干了。这种类型好搭建,成本低。换作交响乐队类型,同等情况一般人员配置会稍多,成本稍高。但是作为长期发展来看,交响乐队类型的团队比较稳健和可持续发展;如果是要技术难点突破,手术台类型的团队就比较适合去攻克难题。

 

团队合作:(别跟我说你会团队合作,十有八九你在忽悠)

团队合作根据团队类型的不同,合作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团队类型和选择”后面标上重要。如果你现在对团队类型的功能性理解不清楚,下面好多问题你都会产生模糊不清的观点。那么我建议你最好花点功夫去弄清楚不同团队类型的组成模式。比如手术台,你可以想象在做手术时,医生们是怎么样合作的;在交响乐队演出时,大伙是怎么合作的。

 

团队合作不是一群人在一起做事,不发生冲突,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通过我在工作中的观察,发现很多人都持有这一观念。根本原因是,我们从小到大就没有接受过团队合作的训练。虽然我们走上社会时会知道出去工作要合作,老师也会提醒。但我们脑子里的映象是,一群人在一起做事就是合作。不发生冲突和大伙一起做事,这只能是一个基本的工作态度。如果这都做不到,那么你根本就没有准备好做事。

 

如果你要问我什么是团队合作。那我也只能给你字面意思的解释:团队合作指的是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合作奋斗的过程。

 

如果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其实是理解不了的。这只是一个理念,不是具体操作。要怎么做,我将给大家在下面道破。但是要记住一点,不同的团队类型,其合作的方式和具体实现都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会产生很多不同的合作方式,因为有很多不同的团队类型。如果你说你懂团队合作,这不是忽悠你自己吗?能弄懂弄会一两种方式的团队合作就很不错了。这里再提一下敏捷开发,敏捷开发对合作是另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明显对合作素质要求比较高。很多人连基本的两个团队类型的合作方式都不知道,就要他们直接跳到敏捷开发的合作模式。你说能不失败吗?

 

下面我将通过交响乐队的演出来说明团队合作如何进行和为什么要这样做。这里只是一种类型的合作方式,我主要以交响乐队类型打开你对团队合作的理解。后面在慢慢讲解其他类型。

 

一个交响乐队有很多团队成员组成,可以分成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如开发组,测试组等)。如弦乐组又是一个提琴的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如开发组里面的前端,后端等)。不难发现交响乐队分工明确,职能清楚。对了,还有一个指挥(Team Leader),先忽略他。如果没有指挥,大家各自只顾自己的,你拉你的大提琴,我吹我的双簧管等,他弄他的长号。这样演奏出来的只能是噪音。也许大家可以商量下,我拉完大提琴,你在吹双簧管,他吹完你在演奏长号。不错哦,这是一个办法,好像没指挥啥事。如团体舞蹈表演里面就是这样的过程,通过观察别人的表演事件点是否完成或者到某个状态点时来启动我接下来的表演;通过上一个人的事件来触发下一个人的事件。但这有一个缺点,就是需要处理大量的上下文环境事件(前一个人表演结束,或者某个触发点)。一旦中间有人出错了(异常),就会引起后面的人整体出错,因为大家不能捕获异常和对异常进行处理。而且这样的一个表演,对表演者的个人素质要求很高,需要大家有很高的默契和能够对复杂不确定的异常进行处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引发异常的不确定因素很多。那么怎么处理和简化这个问题呢?回到我们的交响乐团,这里出现了一个指挥(其扮演着Team Leader的角色)。现在交响乐队的团队成员不用去观察复杂的上下文环境,而是专注自己的技能和观察指挥的手势(命令)来触发演奏(执行)的开关。这样问题就变得简单和好控制了,因为指挥可以纵观全局,并扮演着异常处理的角色。一旦有团员出现异常,指挥可以马上捕获这个异常,并用经验进行处理;且不用中断演出,团队成员也不用去关心有什么异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只用等待指挥的调用即可。问题是不是变得简单很多呢?但在这里突出了一个人的重要性,那就是指挥。其实很多人不理解指挥,认为指挥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就是在上面挥挥手。一个很简单和容易角色,没有乐器演奏者重要或技术含量高。不要指挥,不出现异常,其实也可以表演的很好嘛。如果你这样想,那是因为你不懂指挥的重要性,你不懂团队合作的精髓。如果你是这样一个团队成员,那么你不会信任你的指挥(Team Leader)。当异常出现时,这个演奏可能中断并崩溃。因为你不信任你的指挥,在出现异常时,你会用你的个人能力去判断该怎么做。这时指挥对你的调用将不起作用,那么这样就会造成一个无法处理的异常。这也是很多团队失败的原因。可见指挥(Team Leader)处理着整个表演的异常情况。(发散思维:根据这样一个流程,我们就可以很容易追踪到事故源。查明是Team Leader异常处理的方法有问题,还是异常调用出现问题。具体细节不是这篇文章讨论的重点,但是通过异常的判断很容易定位到责任人。)

 

团队合作是要Team Leader来控制和主导的。对于团队成员来说,你只要明确的执行了Team Leader的指示,你就产生了一个合作。但这不是说你就会团队合作了。对于团队合作的精髓,Team Leader和团队成员都要很清楚的理解,要不然你们是不可能产生信任,那么也不会存在合作。经过我的观察和跟别人的交流发现,团队里面最大的问题是不信任。但产生不信任的原因是什么呢?用编程的思想“抽象”来处理这个问题,经过不断提取发现,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家不懂什么是团队合作。

 

回到交响乐队类型的团队,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程序员信任你的Leader,并完成Leader对你的指令。这就是交响乐队类型的团队合作。是不是很简单?希望你是真心理解了。记住“信任”这个关键词。

 

简略说一下手术台类型的团队合作,主要是让你理解不同类型团队的合作差异。手术台:程序员要默契辅助你的主程(其实主程就是你的Leader)。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默契”而不是信任。在手术台模式下,成败完全是由主程一个人决定的,程序员可以不去信任主程。但要和主程有一个默契,当主程需要什么时,马上提供相应的辅助。

 

其实还存在一个每种类型的共同点,就是Team Leader你要信任你的团队成员。我不着重讲,是因为你要是不信任你的团队成员,你也不会去用他。你用人的基本前提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留给你自己去琢磨的,交响乐队类型,Leader需要了解你的每个团队成员技能,并且自己本身也需要会技术。基本上交响乐队类型的Leader都是从高级程序员发展而来。手术台类型,其实这个类型Leader的概念比较模糊。如果你分为主程和Team Leader,那么Team Leader不需要任何技术技能。这样Team Leader会有点多余,所以很多团队里面,主程就是Leader。这样的组织结构,成败完全在一个人手里。如果不是做技术难点攻破、核心技术开发,我个人不建议组建这种类型的团队。

 

领导力有哪些:

上文主要介绍了团队,那下面补充下Leader本身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1、认知的能力
我对认知的理解是:认识知晓。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保持不断学习,学习后要转换为知识。通常说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很重要,学识就是一个表现。特别是对于专业性很强的团队管理者,他不能被属下说成:“什么都不懂!”。

2、判断的能力
一个良性的工作问题总是不断的出现,如果没有问题那么就很神奇了,这个工作离死不远或者已经死了。面对问题,领导者要能分辨本质,判断出问题的基本情况,从而引导团队去解决。你会说有些问题必须是领导者自己去解决,我想说的是“领导者也是团队一员”。
正确的判断会在后续的工作中以到关键作用,委派合适的人处理会让问题的解决事半功倍。
很多时候领导者对问题的判断会让团队其他成员更多的认识领导者,正确的判断更是上团队成员更信任领导。团队互信的作用不再解释了吧?

3、执行的能力
我们说到工作,很多时候喜欢提“计划”,中国人有句古话:“打的如意算盘”,但是再好的计划不去执行不会有结果。计划是一种预期和指导,领导者必须将其转换为成果就必须有强势的执行能力。你可能会问:领导者是不是应该有计划能力?我以前也是要有,但是参加一次管理培训中的作业中我发现提出计划的不是领导者,而是另一位成员,而领导者要做的是保证这个计划执行。所以领导者可以有计划能力,但也可以让你的成员帮你做,领导者要做的是让他执行起来。

4、协调的能力
说个玩笑“小店打烊后全店人员一起在打如意算盘,这会影响到发工资,突然停电了,太黑不能继续工作了。店老板马上拿出唯一的蜡烛点上,但是蜡烛太短用不了多久,于是吩咐小二1号去购买新的蜡烛,再让小二2号去找找有没有其他可以照明的东西,自己则去了解停电的原因及何时能来电。

故事随便编的起个说明作用,领导者遇到各种各样突发问题是家常便饭,协调好就可以。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些突发的事情才体现了管理者的本事。就像战场上总是瞬息万变,军官得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5、分享的能力
分享是有选择性的,你不能把什么都给别人分享,如何分享也证明了一个领导者的智慧。有个通常的说法是:“好的领导者会安排好自己的继任者”,既然是继任者,那么会更多的关注,将一些经验分享给他。

分享不仅仅限于继任者,那仅是一个例子。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某办公室员只有五个人,员工A在发送邮件时未使用公司模板,部门经理发现后马上和办公室内容全部人员说明了此事的严重性并重新强调了公司模板的使用方法。”这种分享体现的是即时性,事实上我们的分享通常发生在日常点滴中,这个时候更及时更能让员工接收。
 

有时候经验总结下来就一句话,“事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让这一句传递到每个团队成员那呢?很多人会想到培训、总结会等。其实以身作则是最好的分享方式,对于你的团队看到你的工作表现比什么都有说服力——让事实证明。
 

 

自我介绍:B站资深恰饭Up,双985通信专业毕业,擅长高速数字电路设计(X86/FPGA/ARM等)。不定期分享硬件电路设计干货,知识体系,有趣专业实验。包括但不仅限于学习方法、模电、FPGA、小信号、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Layout、嵌入式、学习方法。已帮助成千上万电子专业学生和初级工程师入门成长。技术交流群集合了众多经验丰富的技术大牛,交流氛围极佳。我的宝藏都在这了。

        

 

 

posted on 2021-09-08 09:32  yiludaifei  阅读(508)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