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SD常用命令(不断学习更新)
1、pwd查看当前目录路径
#pwd
2、ps 察看进程命令
#ps auxww |grep php
#ps auxww |grep nginx
top监控工具可以显示CPU占用率为前几位的进程,并提供CPU的实时活动情况
top监控命令在FreeBSD上的使用
top监控工具可以显示CPU占用率为前几位的进程,并提供CPU的实时活动情况
语法:top [-s time] [-d count] [-q] [-h] [-n number] [-f filename] [-o field][-U usename]
-S 将系统进程信息也显示到屏幕上,默认情况下,top不显示系统进程的信息
-b 使用"batch"方式运行top。在此种方式下,所有来自终端的输入都将被忽略,但交互键(比如^C and ^\)
依然起使用。这是运行top输出到哑终端或输到非终端的默认运行方式
-i 使用交互运行top程序,在此种方式下,命令会被进程立即被处理。不管命令是不是能被top所理解执行,
屏幕都将立即更新。这是top的默认运行方式。
-I 不显示空闲进程,在默认情况下,top连同空闲进程的信息一同输出。
-t 不显示top进程自己
-n 不以交互方式使用top命令,作用同"batch"方式。
-s time 设置屏幕刷新的延时,单位为秒,默认值5秒
-d count 设置屏幕刷新的次数,刷新显示完count次后退出
-q 如果经过nice授权,使用-q可以使top运行的更快一些,这样,在系统反应缓慢的时候,可以会更快的找到存在的问题。
此选项在FreeBSD下只有root可以使用
-n number 设置每一屏幕显示的进程数目,number值超过进程最大数目,则设置无效
-u 用显示User ID代替username,提高命令运行速度
-v 显示程序版本号后,立即退出。如果要在top运行时查看版本号,输入"?"
-o 以指定的字段排序显示进行信息。字段名必须为输入在屏幕的可见列的名字,而且必须是小写。
比如"cpu"、"size"、"res"与"time",但不同的操作系统间有许多的不同。注意不是每个UNIX操
作系统都支持此选项。
-U 只显示属于后面所跟用户名的进程的信息
屏幕控制命令
交换方式下,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控制top
^L - 刷新屏幕
q - 退出
h or ? - 显示帮助
d - 修改刷新显示的次数
e - 显示最近"kill"或"renice"命令所产生的错误
i - 显示/不显示处于空闲的进程
I - 作用同 'i'
k - kill 进程; 发送一个信号到某个进程列表
n or # - 修改显示进程的数目
o - 以特定的字段排序 (pri, size, res, cpu, time)
r - renice 一个进程
s - 修改输入的更新时间
u - 只显示属于某个用户的进程 (+ selects all users)
详细地址:http://www.cnblogs.com/yibinboy/articles/1957231.html
3、复制命令cp
#cp f1 f2 (将名为 f1 的档案复制一份名为 f2 的档案)
#cp f1 f2 f3 ... dir (将档案 f1 f2 f3 ... 复制一份放到目录 dir 里面)
#cp -r dir1 dir2 ( 将 dir1 的全部内容全部复制到 dir2 里面)
4、查看目录大小的命令du
在某个目录里执行
#du -h -d 1
5、结束进程
命令1
#killall nginx
#killall php-cgi
命令2
#kill -s 信号 PID
其中常用的信号包括HUP、INT、QUIT、ABRT、KILL、ALRM、TERM等
6、显示环境变量值的指令为:
#echo $变量名
7、添加用户到用户组
远程登录FreeBSD服务器是su到root的,原来是非wheel组的用户是不能使用su命令的。
id下imphper_cn,原来真的不是wheel组,使用
#pw groupmod wheel -M imphper_cn
将用户账号imphper_cn添加到wheel组,或者通过修改/etc/group将imphper_cn加入到wheel组中去!
8、创建目录命令mkdir
mkdir——创建目录
mkdir 是一个让使用者建立一个目录的指令。你可以在一个目录底下使用
midir 建立一个子目录。
格式:mkdir dirname1 [ dirname2 ... ]
例:
#cd /u/imphper_cn (将当前路径置换为/u/imphper_cn)
# mkdir ilasbak (在/u/imphper_cn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ilasbak的子目录)
9、删除命令rm
rm——删除
rm 的意义是 remove ,也就是用来删除一个档案。在 UNIX 中一个被删除的档案除非是系统恰好有做备份,否则是无法像 DOS 里面一样还能够恢复。所以在做 rm 动作的时候使用者应该要特别小心。
格式: rm [-fiRr] file...
主要参数:
-f : 将会使得系统在删除时,不提出任何警告讯息。
-i : 在除去档案之前均会询问是否真要除去。
-r : 递归式的删除。
注意:
不要随便使用 rm -rf , 否则有一天你会"欲哭无泪"......
例:
rm f1 (删除名为f1的档案)
rm -r dir1 (删除名为dir1的目录及其下的所有档案)
rm -i sendmarc1 (删除名为sendmarc1的文件前先提示,待回答(Y/N)?)如下:
remove sendmarc1 ? y
10、移动或改名命令mv
mv——移动或改名
mv 的意义为 move , 主要是将一档案改名或移至另一个目录。
格式: mv [-fi] source_file... target_file
主要参数:
-i : -i 的含义与 cp 的相同,均是 interactive询问之意。
-f: 强迫( force )执行 。所有其他的参数遇到 -f 均失效。
例:
#mv f1 f2 (将名为 f1 的档案变更成名为 f2 的档案)
#mv dir1 dir2 ( 将名为 dir1 的目录变更成名为 dir2 的目录)
#mv f1 f2 f3 ... dir (将档案 f1 f2 f3 ... 都移至目录 dir 里面)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