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_组件Scale
Scale
创建一个标尺式的滑动条对象,可以移动标尺上的光标来设置数值
import tkinter as tk
window = tk.Tk()
window.title('hello thinter')
height= window.winfo_screenheight()
width= window.winfo_screenwidth()
window.geometry('400x300+%d+%d'%((width-400)/2,(height-300)/2))
def getdata(num):
print("滑块",num)
scal = tk.Scale(window, from_=0, to=100, tickinterval=5, length=380, resolution=5, orient="horizontal",command=getdata) # from 和 to 作为滚动值的区间,tickinterval设置刻度
scal.pack()
def btngetdata():
p = scal.get()
print("选中的值",p)
tk.Button(window,text="获取文本值",command=btngetdata).pack()
window.mainloop()
| 选项 | 含义 |
|---|---|
| command | 1,当滑块发生改变的时候都会自动调用该函数 2,该函数唯一的参数,为最新的滑块位置 3,如果滑块快速地移动,函数可能无法获得每一个位置,但一定会获得滑块停下时的最终位置 |
| bigincrement | 1,设置增长量的大小 2,默认值是0,增长量为范围的1/10 |
| digits | 1,设置最多显示多少位数字,默认值 0 (不开启) 2,例:from=0,to=20,digits=5,滑块的范围在0.000~20.000滑动 |
| from | 设置滑块最左(顶)端位置,默认值 0 |
| to | 设置滑块最右(底)端位置,默认值 100 |
| label | 在垂直组件最左(顶)端显示一个标签文本,默认不显示 |
| length | Scale 组件长度,默认100像素 |
| orient | 设置组件,水平("horizontal"),垂直("vertical") 放置,默认垂直 |
| repeatdelay | 设置鼠标左键点击滚动条凹槽响应时间,默认300毫秒 |
| repeatinterval | 设置鼠标左键按住滚动条凹槽响应时间间隔,默认100毫秒 |
| resolution | 1,指定Scale组件的分辨率(步长,即点击一下鼠标左键变化的数值) 2,例:rom=0,to=20,resolution=0.1的话,每点击一下鼠标数值变化0.1 3,默认值是1 |
| showvalue | 设置是否显示滑块旁边的数字,默认为True |
| sliderlength | 设置滑块的长度,默认值30像索 |
| sliderrelief | 1,设置滑块的样式 2,默认值"raised","flat","sunken","groove","ridge" |
| tickinterval | 1,设置显示的刻度,默认不显示刻度 2,如果设置,就会按照设置值的倍数显示刻度 |
| troughcolor | 设置凹槽颜色,默认由系统指定 |
| variable | 1,指定一个与Scale组件相关联的Tkinter变量,该变量存放滑块最新的位置 2,当滑块移动的时候,该变量的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
| width | 设置Scale组件的宽度,.默认15像素 |
coords()
coords(value=None)
获得当前滑块的位置对应 Scale 组件左上角的相对坐标
如果设置 value 参数,则返回当滑块所在该位置时的相对坐标
get()
获得当前滑块的位置
Tkinter 会尽可能地返回一个整型值,否则返回一个浮点型值
identify()
identify(x, y)
返回一个字符串表示指定位置下(如果有的话)的 Scale 部件
返回值可以是:"slider"(滑块),"trough1"(左侧或上侧的凹槽),"trough2"(右侧或下侧的凹槽)或 ""(啥都没有)
set()
set(value) 设置 Scale 组件的值(滑块的位置)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