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tsl/ssl

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即传输层安全协议,SSL(Secure Sockets Layer)即安全套接层,TLS 是 SSL 的后续版本,通常将它们合称为 TLS/SSL,以下是关于它们的详细介绍:

发展历程


  • SSL 协议最初由网景公司(Netscape)在 1994 年开发,用于保障网络通信的安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安全需求的不断提高,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在 SSL 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标准化,推出了 TLS 协议。TLS 1.0 版本于 1999 年正式发布,它在 SSL 3.0 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正和增强。之后又陆续发布了 TLS 1.1、TLS 1.2、TLS 1.3 等版本,每个版本都在安全性、性能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工作原理


  • 握手阶段: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通信时,首先进行 TLS/SSL 握手。客户端发送 ClientHello 消息,包含支持的 TLS/SSL 版本、加密算法等信息。服务器收到后,回应 ServerHello 消息,确定使用的版本和加密算法等,并发送服务器证书。客户端验证服务器证书的合法性,然后生成一个随机数,用服务器公钥加密后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用私钥解密得到该随机数。双方根据各自生成的随机数以及这个共享的随机数,计算出会话密钥,用于后续的数据加密。
  • 数据传输阶段:握手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使用协商好的加密算法和会话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数据在发送端被加密成密文,在接收端再通过密钥解密还原为明文。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防止篡改,还会对数据计算消息认证码(MAC),随数据一起传输,接收方通过验证 MAC 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功能作用


  • 加密数据传输:通过对称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使得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即使被窃取,攻击者也无法获取数据的真实内容,保护了数据的机密性。比如在网上银行转账时,用户输入的转账金额、账号等敏感信息都会被加密传输。
  • 身份认证:通过数字证书验证通信双方的身份,确保通信的对方是合法的、可信任的。服务器向客户端提供证书,客户端可以验证服务器的身份是否真实可靠,防止用户访问到假冒的网站,避免遭受钓鱼攻击。在一些双向认证的场景中,客户端也可以向服务器提供证书,让服务器验证客户端的身份。
  • 数据完整性保护:利用消息认证码等技术,对传输的数据进行校验。一旦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接收方能够检测出来,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确保接收到的数据与发送方发送的数据完全一致。

应用场景


  • Web 浏览:在访问 HTTPS 网站时,浏览器与网站服务器之间通过 TLS/SSL 建立安全连接,保障用户在浏览网页、登录账号、提交表单等操作时的数据安全。
  • 电子邮件:在邮件客户端与邮件服务器之间传输邮件时,TLS/SSL 可以对邮件内容进行加密,防止邮件在传输过程中被拦截和窃取,保护邮件的隐私和安全。
  • VPN(虚拟专用网络):通过 TLS/SSL 建立 VPN 连接,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如公共 Wi-Fi)中安全地访问企业内部网络资源,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和隐私。
posted @ 2025-03-05 15:53  crazyfroglyg  阅读(5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