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命令(二)

一:系统监控和rpm

top:top命令是Linux下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状况,类似于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

netstat -tulnp:查看已启动服务的端口

free:显示内存的使用状态

        free  -m   单位为MB

        free   -h  单位为G

ps aux:查看进程相关信息

kill:杀死进程

        kill  -9  pid   强制杀死进程

grep:过滤

         grep  -v  反向过滤

jobs:查看后台运行程序

fg:后台程序调到前台运行

       fg  %工作号   

rpm包管理:

   光盘挂载
   mount /dev/cdrom /mnt

rpm包的查询:

  rpm -q vsftpd

  rpm -qa |grep vsf

  which vim

  rpm -qf /usr/bin/vim   查看命令来自于哪个包

 

  

 

二:硬盘分区、格式化和文件系统的管理

为什么要进行硬盘分区:

       1:更容易管理和控制系统,因为相关的文件和目录都放在一个分区中。
       2:系统效率更高。
       3:可以限制用户使用硬盘的份额(磁盘空间的大小)。
       4:更容易备份和恢复。

硬盘分区的分类:

       1:主分区   在一个硬盘上最多可以划分出4个主分区
       2:扩展分区

格式化:

  所谓的格式化就是将分区中的硬盘空间划分成大小相等的一些数据块(Blocks),以及设定这个分区中有多少个i节点可以使用等

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于明确磁盘或分区上的文件的方法和数据结构;即在磁盘上组织文件的方法

常用的文件系统类型:

  ext2:Linux系统中标准的文件系统
  ext3:一种日志式文件系统
  ext4:一种针对ext3系统的扩展日志式文件系统
  lvm:逻辑盘卷管理 
  iso9660:目前唯一通用的光盘文件系统 

挂载:

  挂载指将一个设备(通常是存储设备)挂接到一个已存在的目录上

inode:

  inode(发音:eye-node)译成中文就是索引节点,它用来存放文件及目录的基本信息,包含时间、档名、使用者及群组等

  硬盘存储满的两种方式:

    1:空间不足

    2:硬盘分区inodes号不足

  df -i  查看包含inode信息的磁盘相关信息

  ls  -i  /a/a.txt  查看文件的inode号

  ls  -di /a  查看目录的inode号

fdisk:管理硬盘分区   fdisk /dev/sdb   

        fdisk命令列表中常用的命令:

  d:删除一个(已经存在的)分区,其中d是delete的第1个字母。
        l:列出(已经存在的)分区的类型,其中l是list的第1个字母。
  m:列出fdisk中使用的所有命令,其中m是menu的第1个字母。
  n:添加一个新的分区,其中n是new的第1个字母。
  p:列出分区表的内容,其中p是print的第1个字母。
  q:退出fdisk,但是不存储所做的变化,其中q是quit的第1个字母。
  t:改变分区系统的id,其中t是title的第1个字母。
    w:退出fdisk并存储所做的变化,其中w是write的第1个字母。

partprobe:重新初始化内存中内核的分区表   分区完成后 执行以下partprobe命令

mkfs:格式化磁盘    用法:mkfs.文件系统类型   例:将分区/dev/sdb1格式化为xfs文件系统

  mkfs.xfs /dev/sdb1

mount:实现文件系统的挂载,同一分区可以挂载在多个目录上,多个目录共享一个分区中的资源    将/dev/sdb1分区挂载到/sdb1目录上

  mount  /dev/sdb1  /sdb1

  设置磁盘开机自动挂载:

    vim /etc/fstab

    末行加上  /dev/sdb1 /sdb1 xfs defaults 0 0

    也可以使用uuid进行设置 UUID=90b49b70-7b2c-40aa-8f69-be4666220d9d  /sdb1 xfs defaults 0 0

blkid:查看磁盘分区的uuid

umount:实现文件系统的卸载  例:卸载、/sdb1目录上的挂载

  umount  /sdb1

  umount  -l /sdb1  强制卸载

df:显示文件系统中磁盘使用情况

du: 显示目录和文件的大小

   du -sh /etc/passwd

 

三:软链接和硬链接

软链接:

  定义:软链接又叫符号链接,这个文件包含了另一个文件的路径名。可以是任意文件或目录,可以链接不同文件系统的文件。相当于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

  特点:

    1:两个文件的inode号不同

    2:删除链接文件,源文件无影响

    3:删除源文件,链接文件失效

    4:修改源文件或者链接文件,另一个文件跟着改变

    5:链接文件的inode号指向源文件名

    6:软链接可以跨分区创建

硬链接:

  定义:硬链接(hard link, 也称链接)就是一个文件的一个或多个文件名。再说白点,所谓链接无非是把文件名和计算机文件系统使用的节点号链接起来。因此我们可以用多个文件名与同一个文件进行链接,这些文件名可以在同一目录或不同目录。

  特点:

    1:两个文件的inode号相同

    2:删除链接文件,源文件无影响

    3:删除源文件,链接文件无影响

    4:修改源文件或者链接文件,另一个文件跟着改变

    5:链接文件的inode号直接指向硬盘上存放真实资源的block块,相当于同一block块对外开放了两个访问的接口,这个block快的inode号是唯一的

    6:硬链接无法跨分区创建(两个不同分区的同一inode号指向不同的block块)

ln:创建软链接

  ln -s  源路径 目标路径 

  ln -s /a/a.txt /b/b.txt    给源文件a.txt创建一个软链接

ln:创建硬链接

  ln  源路径 目标路径

  ln /a/c.txt /b/d.txt       给源文件c.txt创建一个硬链接

posted on 2018-12-18 23:17  叶杨森  阅读(18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