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经典语录
yanshuang369
读书名言

导航

 

昨晚,一个电话,将我惊醒。原来,是久别的一个外甥打来电话,说起了一个老人的故事。

老人今年已经89岁高龄,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好一个大家庭。自己根上延伸出来的子女孙子辈,加起来达28人。

本来,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大家庭。上个月,她还对大孙子说,今年,接下去还有两场喜酒要喝,说到处,老人禁不住自己先嘿嘿地笑了起来,边上的孙子与玄孙也一并开心地笑了,老人真的像小孩子一样,碰到开心事,就笑了出来。那二场喜酒:是老太女儿的儿子、女儿的喜酒。

但只过了一个星期,由于老太突发心脏不好,但作为四个儿子的老太,由于居住在农村,分属两个儿子瞻养,因为考虑过多的经济问题,儿子及媳妇认为不要紧的,没有及时将老太送往医院救治。年老体弱的老太,经不起病魔的折腾,没有度过疾病侵袭的难关,结果,在家里拖了没几天,就告别了人间。

为此,居住在城里的大孙子,回家得知奶奶因突发心脏病,而作为父母及叔叔的两家大人,都没有及时出手,送老人上医院,延误了抢救的最佳时机,责问父母及叔叔,不及时送奶奶去医院的失责行为。

昨天,正好是来自西方的一个感恩节日,让我想到了许多。

说实话,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的东方国家,但时至今日,在对待老人这一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但我所在的江南,我的外甥讲的这个真实的故事,真的有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任何讲得最好的话语,永远抵不上真正对自己家中老人的关爱与善待,让年老的人们,承享儿孙满堂的幸福,看看我们中国的繁荣富强。

从上述的一个老人的突然离世,我们每一个家中有老人的人,要反思自己的行动。因为岁月匆匆,别让自己的所谓事业,疏忽了对家中老人的关怀,以免留下:子欲养,父母已不在的终生遗憾!

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的时代,我们作为子女,要挤出宝贵的时间,陪陪自己的父母,跟他们说说话,聊聊天,让老人的晚年充实,享受子子孙孙们的厚爱!

每一个人都会老去,这是一个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与时间抗衡,那么,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孝敬老人,给老人一个切实的关怀,给自己的晚辈作出一个表率,这是一个值得深思推敲的伦理问题。

中国古代有父母离世,要三年守孝不离家的习俗,而我们活在当下,来一点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果不能每天回家孝敬父母,那么,打一个电话总可以吧!如果为了搞自己的事业,那么,节假日总可以抽点时间吧!父母不再年轻,也许,可以陪伴的时间,真的是很少了!

感恩,要抓紧,感恩,在务实。

感恩,要记住,要在父母健在时!

趁父母还健在,朋友,赶快进入感恩模式:让我们的生活,来一个切实的改变,亲近老人,善待老人,别让心灵留遗憾!

 

 

第二篇

 

七月初一是爹的生日,爹如果活着,今年就是75岁了。可是,爹如果真活着该有多好。
父亲家族重男轻女,因为哥哥是爷爷奶奶的长孙,长得又帅又懂事,所以晚哥哥几年出生长得又丑又爱哭的我并不被家族人喜欢。性格急躁大男人的爹爹尽管到处都说喜欢男孩,但却从来不曾打骂过我,我都十多岁了,爹走到哪儿就带着我到哪儿,单位,外出,于是,我光荣的在“黄毛丫头”、 “小毛子孩儿”等外号的基础上又获得 “跟脚大王”的荣誉称号。


就是我这样一个跟脚大王,18岁中专毕业前却干出一件“惊人之举”,一个人跑到哈尔滨,找到爹的在省城工作的师弟告诉他我毕业想去哈尔滨工作,叔叔还真是找人为我开了调令。回到家里爹知道我准备去哈尔滨工作的消息神情沮丧了很久,劝说我的时候落了泪,那是我这一辈子中唯一见到父亲落泪,也因为爹的眼泪,我毅然选择毕业留在父母身边。这应该是我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吧。


回到爹妈身边的我,在爹妈的心目中是一个标准的好孩子,工作恋爱继续求学结婚生宝宝,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进行,也得到爹妈哥嫂无微不至的照顾。妈妈柔弱,骨子里很文艺,爹在岗位的时候是小领导,在外面是人人称赞的大好人,在家却脾气急躁,大男子主义,爹妈的性格截然不同,所以家里常常有他们的争吵。


但是爹退休后,一改暴躁的性情,每天为妈妈烧好泡脚水,一日三餐给我们做饭。我工作时间只要一打电话,爹就会说,晚上回来吃吧,我给你包韭菜馅饺子,爹知道,我最爱吃韭菜馅饺子和芹菜馅的包子。后来我的生活有了变故,在我生活最艰苦的那段日子,爹妈默默的为我撑起了另外一片天。


九年前的八月下旬,因为一个案件,我受领导指派去省法院汇报,只短短的两夜一天的时间,我的天再一次塌了。我在哈尔滨上火车返程的时候,还接到爹的电话,爹说:“姑娘啊,我包了芹菜馅的包子,明早下车先到我家吃完包子再上班”。我说好啊。可是在火车上的那一夜,不知道为什么,我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心里慌得很。于是就拿手机玩游戏。玩到凌晨一点仍毫无困意,手机马上就没电了,于是我在心里劝慰自己,关机睡一会吧,到家还要上班,还要忙呢。也就是睡了三个小时吧,突然惊醒再无睡意,忍不住再次打开手机,几分钟后,女儿打过来电话,我说:“姑娘,你怎么这么早?”女儿说:“妈妈,这些年,我们是不是什么都经历过了?”闻此言,心中一惊,自从女儿爸爸去世,我外出的时候,经常是女儿一个人在家,我第一个念头就是女儿遇到什么事情了。我故作镇静的说:“快告诉我,怎么了,快说,我手机马上就没电了”。“我姥爷走了”。手机滑落,我的泪开始喷涌而出。


怎么会呢,怎么会呢,明明几个小时前还在通电话,只睡一觉爹怎么就走了呢? 我失去理智的哭声惊醒了我下铺的旅客,关切的劝慰我几句,理解的任由我痛快的流泪。后面的火车上的两个小时,我忘记了我是怎么过来的,我整个人都已经傻了一样。

 

实际上,我是知道爹有心脏病的,爹也曾经因为心脏病住过几次院。最开始发现爹异常的时候,是发现特别干净勤快略有洁癖的的他,开始有些倦怠起来,一些举动让我觉得很不理解。比如不知道从什么时间起他摘菜会把垃圾桶放在餐桌上,尽管餐桌上他特意垫了报纸,但当时我还是想爹真是年龄大了,把垃圾桶放在桌子上该有那多脏啊。再比如,常年早起用搓衣板搓衣服的爹,也开始表扬洗衣机洗的干净。实际上,爹那时候是因为心脏病的原因蹲下起来会很吃力,只是坚强的爸爸他没有告诉我们而已。粗心的我只一味的想爸爸老了,邋遢了。这几年,我的腰病加重,也喜欢站在橱柜旁摘菜的时候才突然想明白爹是身体吃不消啊。


爹生病以后,本习惯回家前先通知爹妈的我,开始突击回家。因为每次爹知道我们回去总会鸡啊,鱼啊,饺子啊,为我们做好多菜,为了不让他挨累,我常常搞突然袭击,买好菜不打招呼就回去。爹妈做什么我吃什么,爹妈没做我就下厨房。但是几次之后,爹就生气了说:“如果你们再回来做饭就回自己家做吧!你们都忙,老爹在家,做点饭也累不着,市场就在楼下,你们回来看你们做,我心里忙道。”


是啊,爹知道我忙,忙着传唤当事人,忙着开庭,忙着写判决,忙着孩子,还要偶尔忙着有自己的小圈子,小应酬,于是在这些忙着的理由下,我堂而皇之的享受,享受爹给我的特殊的待遇。


爹几次住院,都是妈妈哥嫂,还有姑姑们在那护理。我只是偶尔买点爹喜欢吃的饭菜送过去,陪他聊聊天,爹就赶紧撵我:“快走吧,你忙,我没事。”现在想想,从我工作到父亲离开,我在法院工作二十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忙了多少案件,为多少人忙,可是,我为我自己的爹忙过了什么?


跪在爹的灵前,我突然没有了眼泪。想着女儿劝我的话:遇到事情,不要总纠结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想已经这样了。是啊,已经这样了,我还有资格说什么。什么孝顺,对我来说,对俺爹来说,都已经晚了。四十岁,我没有拥抱过爹,没有对他说过暖心的爱语,更没有在他病榻前为他做些什么,我一直认为,我那一米八身高,体格健壮的爹会一直等我。


爹走了,我只能掩藏起缅怀的话语,善待妈妈,善待为赡养老人,为扶持爸爸,为抚养我们完全没有自己生活的妈妈。我要让妈妈享受前面七十年没有享受的生活,陪伴一天我就得到一天,将来妈妈去和爸爸团圆的那一天我不会再为遗憾而落泪。

posted on 2016-11-27 13:34  yanshuang369  阅读(129)  评论(0)    收藏  举报
 
名人名言大全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