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型模式:建造者模式

收藏

复杂对象的组装与创建——建造者模式

参考

深入理解建造者模式 ——组装复杂的实例

概念

定义
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 又名生成器模式,是一种对象构建模式。
它可以将复杂对象的建造过程抽象出来(抽象类别),使这个抽象过程的不同实现方法可以构造出不同表现(属性)的对象。

建造者模式 是一步一步创建一个复杂的对象,
它允许用户只通过指定复杂对象的类型和内容就可以构建它们,用户不需要知道内部的具体构建细节。

为什么要用建造者模式(优点)?
1) 客户端不必知道产品内部组成的细节,将产品本身与产品的创建过程解耦,使得相同的创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产品对象。

2) 每一个具体建造者都相对独立,而与其他的具体建造者无关,
因此可以很方便地替换具体建造者或增加新的具体建造者, 用户使用不同的具体建造者即可得到不同的产品对象 。

3) 可以更加精细地控制产品的创建过程 。
将复杂产品的创建步骤分解在不同的方法中,使得创建过程更加清晰,也更方便使用程序来控制创建过程。

4) 增加新的具体建造者无须修改原有类库的代码,指挥者类针对抽象建造者类编程,系统扩展方便,符合 “开闭原则”

哪些情况不要用建造者模式(缺点)?
1) 产品之间差异性很大的情况:
建造者模式所创建的产品一般具有较多的共同点,其组成部分相似,
如果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则不适合使用建造者模式,因此其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2) 产品内部变化很复杂的情况:
如果产品的内部变化复杂,可能会导致需要定义很多具体建造者类来实现这种变化,导致系统变得很庞大。

抽象工厂模式VS建造者模式
抽象工厂模式实现对产品家族的创建,
一个产品家族是这样的一系列产品:具有不同分类维度的产品组合,
采用抽象工厂模式不需要关心构建过程,只关心什么产品由什么工厂生产即可。

而建造者模式则是要求按照指定的蓝图建造产品,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组装零配件而产生一个新产品。

建造者模式的UML结构图

 

 

 

建造者模式主要包含四个角色
Product(产品角色):一个具体的产品对象。
Builder(抽象建造者):创建一个Product对象的各个部件指定的抽象接口。
ConcreteBuilder(具体建造者):实现抽象接口,构建和装配各个部件。
Director(指挥者):构建一个使用Builder接口的对象。
它主要是用于创建一个复杂的对象。
它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隔离了客户与对象的生产过程,二是:负责控制产品对象的生产过程。

示例

 

posted @ 2019-12-01 23:21  弱水三千12138  阅读(11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