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现对我实施的信息化项目一个小小的总结。
1.内建供应商资料、帐务、费用报销单、借(领)款单的打印、再到供方不良记录登记和分析。
2.内建物料信息库,物料即时库存,出入库数据,常备物料差缺/超出报警。物料月用量图分析,物料适用车型分析。
3.合同管理
4.钞车物料需求计划。钞车物料领用/超领用分析。对接原经管部订单信系统及获取订单—车号,订单附加配置。
5.又由于要生成钞车物料需求,所以需内置钞车生产计划,钞车订单BOM导入,以及标准BOM导入模块。
6.数据库由Access数据库升迁到SQLServer。使用的人员不断增多。
现系统基本含盖采购业务流程。系统由最初发布至今已稳定运行1年多时间。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体会到:
1.信息系统是管理者思想的体现。所以系统在完成事务处理的同时,加大的对事务分析功能的完善,以使管理者发现管理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如:月用量分析,采购周期,物料采购单价,以及钞车本月对该常备物料的需求, 为常备物料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再比如:钞车物料差缺时,钞车生产计划,BOM,以及系统计算生成的钞车物料的需求计划,领用情况(是否有超领用),采购执行情况,就能发现,物料差缺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或减少下次出现相同的问题。
项目没有终点。项目在实现的过程不断有新的需求,所以我深信以后也将继续有新需求需要解决和实现。比如说,在同刘**交流的过程,她就提出如果订单BOM中有钢材需求,在钣金用和数控用,在采购时机和数量时是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而在我们BOM中未有相应的标注,甚至没有这项物料。当然这个问题的本质是生产环节没有考虑到其它部门对数据的使用方式或者他们的观察点不一样,当然他们这样处理对他们来说并没有错。再比如财务在数控加工材料的处理方法相当于费用的分摊方式,这就会对物料需求计划的计算产生不良影响。再比如现在我们这套系统,如果站在生产部门或其它部的视点来看,又会怎样呢?这些或许就是我需要努力实现的下一个目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