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系统分析师·每日学习卡 | [日期:2025-08-02] | [今日主题:段式存储]
一、今日学了啥?
- 段式存储将用户作业按逻辑划分为若干段,每段大小可不等,通过
段表
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 逻辑地址由
段号
和段内偏移量
组成,地址转换时需检查偏移量是否超出段长
,否则发生越界。 - 段表包含
段号
、段长
和基地址
,是段式存储管理的核心数据结构。 - 段式存储优点包括共享性好、逻辑清晰、修改独立,但易产生外部碎片。
- 与页式存储不同,段式存储依据程序逻辑划分,段大小可变,而页式存储块大小固定。
二、重点/要记住的!
å
🔺 段式存储基本原理
- 段(Segment):将用户作业空间按照实际逻辑划分为若干自然段,每个段大小可以不同
- 段表(Segment Table):包含段号、段长和基地址的映射表
- 逻辑地址结构:由段号+段内偏移量组成
- 地址转换:通过段表将逻辑地址映射到物理内存地址
🔺 段表组成要素
- 段号:标识逻辑段的序号(如0段、1段、2段等)
- 段长:该段的实际大小(如30K、20K、15K、10K)
- 基地址:该段在物理内存中的起始地址
🔺 段式存储优点
- 共享性好:多个程序可共享同一段内存
- 修改独立:各段程序修改互不影响
- 逻辑清晰:按程序逻辑结构划分,符合程序设计思维
❌ 概念区分
-
页式 vs 段式:
- 页式存储:块大小固定且相等,内存分块规整
- 段式存储:段大小可变,根据逻辑结构划分
-
碎片问题:
- 页式存储:只有最后小于块大小的部分产生内部碎片
- 段式存储:由于段大小不等,在分配过程中会产生较多外部碎片
❌ 地址合法性判断
- 合法条件:段内偏移量 < 段长
- 非法情况:段内偏移量 ≥ 段长(越界访问)
- 注意点:题目通常考查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转换时是否越界
三、今天的小收获/卡住的地方
典型考题
题型特点
- 通常给出逻辑地址(段号+偏移量)
- 要求判断该地址是否能转换为物理地址
- 实质是检查是否存在越界访问
解题方法
- 查找段表中对应段号的段长
- 比较偏移量与段长大小
- 若偏移量 < 段长,则地址合法;否则非法越界
示例说明
给定段表:
段号 | 段长 | 基地址 |
---|---|---|
0 | 800 | 40K |
1 | 300 | 80K |
2 | 200 | 120K |
- 逻辑地址(0, 790):790 < 800 → 合法
- 逻辑地址(0, 810):810 ≥ 800 → 非法(越界)
四、明天学啥?
明天学习段页式存储
像实干家一样思考问题,像思想家一样付诸行动。
愿你我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