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Socket入门
Websocket
1.websocket是什么?
WebSocket是为解决客户端与服务端实时通信而产生的技术。其本质是先通过HTTP/HTTPS协议进行握手后创建一个用于交换数据的TCP连接,此后服务端与客户端通过此TCP连接进行实时通信。WebSocket 是为了满足基于 Web 的日益增长的实时通信需求而产生的。在传统的 Web 中,要实现实时通信,通用的方式是采用 HTTP 协议不断发送请求。但这种方式即浪费带宽(HTTP HEAD 是比较大的),又消耗服务器 CPU 占用(没有信息也要接受请求)。
WebSocket API 是 HTML5 标准的一部分, 但这并不代表 WebSocket 一定要用在 HTML 中,或者只能在基于浏览器的应用程序中使用。WebSocket是HTML5规范提出的一种协议;目前除了完犊子的IE浏览器,其他浏览器都基本支持。他是一种协议,万变不离其宗,也是基于TCP协议的;和HTTP协议是并存的两种协议。
实际上,许多语言、框架和服务器都提供了 WebSocket 支持。
2.websocket的优点
以前我们实现推送技术,用的都是轮询,在特点的时间间隔有浏览器自动发出请求,将服务器的消息主动的拉回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不断的向服务器 发送请求,然而HTTP request 的header是非常长的,里面包含的数据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值,这样会占用很多的带宽和服务器资源。会占用大量的带宽和服务器资源。
WebSocket API最伟大之处在于服务器和客户端可以在给定的时间范围内的任意时刻,相互推送信息。在建立连接之后,服务器可以主动传送数据给客户端。
此外,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交换的标头信息很小。
WebSocket并不限于以Ajax(或XHR)方式通信,因为Ajax技术需要客户端发起请求,而WebSocket服务器和客户端可以彼此相互推送信息;
关于ajax,comet,websocket的详细介绍,和websocket报文的介绍,大家可以参看http://www.shaoqun.com/a/54588.aspx 网页设计]Ajax、Comet与Websocket,
我如果以后有时间,也会写出来的
3.如何使用websocket
客户端
在支持WebSocket的浏览器中,在创建socket之后。可以通过onopen,onmessage,onclose即onerror四个事件实现对socket进行响应
一个简单是示例
var ws = new WebSocket(“ws://localhost:8080”);
ws.onopen = function()
{ console.log(“open”);
ws.send(“hello”);
};
ws.onmessage = function(evt)
{
console.log(evt.data)
};
ws.onclose = function(evt)
{
console.log(“WebSocketClosed!”);
};
ws.onerror = function(evt)
{
console.log(“WebSocketError!”);
};
1.var ws = new WebSocket(“ws://localhost:8080”);
申请一个WebSocket对象,参数是需要连接的服务器端的地址,同http协议使用http://开头一样,WebSocket协议的URL使用ws://开头,另外安全的WebSocket协议使用wss://开头。
ws.send(“hello”);
用于叫消息发送到服务端
2.ws.onopen = function() { console.log(“open”)};
当websocket创建成功时,即会触发onopen事件
3.ws.onmessage = function(evt) { console.log(evt.data) };
当客户端收到服务端发来的消息时,会触发onmessage事件,参数evt.data中包含server传输过来的数据
4.ws.onclose = function(evt) { console.log(“WebSocketClosed!”); };
当客户端收到服务端发送的关闭连接的请求时,触发onclose事件
5.ws.onerror = function(evt) { console.log(“WebSocketError!”); };
如果出现连接,处理,接收,发送数据失败的时候就会触发onerror事件
我们可以看出所有的操作都是采用事件的方式触发的,这样就不会阻塞UI,使得UI有更快的响应时间,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
总结:
在WebSocket中,只需要服务器和浏览器通过HTTP协议进行一个握手的动作,然后单独建立一条TCP的通信通道进行数据的传送。
WebSocket连接的过程是:
-
首先,客户端发起http请求,经过3次握手后,建立起TCP连接;http请求里存放WebSocket支持的版本号等信息,如:Upgrade、Connection、WebSocket-Version等;
-
然后,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握手请求后,同样采用HTTP协议回馈数据;
-
最后,客户端收到连接成功的消息后,开始借助于TCP传输信道进行全双工通信。
Socket 与 WebScoket
Socket 其实并不是一个协议。它工作在 OSI 模型会话层(第5层),是为了方便大家直接使用更底层协议(一般是 TCP 或 UDP )而存在的一个抽象层。
最早的一套 Socket API 是 Berkeley sockets ,采用 C 语言实现。它是 Socket 的事实标准,POSIX sockets 是基于它构建的,多种编程语言都遵循这套 API,在 JAVA、Python 中都能看到这套 API 的影子。
下面摘录一段更容易理解的文字(来自 http和socket之长连接和短连接区别):
Socket是应用层与TCP/IP协议族通信的中间软件抽象层,它是一组接口。在设计模式中,Socket其实就是一个门面模式,它把复杂的TCP/IP协议族隐藏在Socket接口后面,对用户来说,一组简单的接口就是全部,让Socket去组织数据,以符合指定的协议。
而 WebSocket 则不同,它是一个完整的 应用层协议,包含一套标准的 API 。
所以,从使用上来说,WebSocket 更易用,而 Socket 更灵活。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