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bbo学习

核心部分:
  • 远程通讯: 提供对多种基于长连接的NIO框架抽象封装,包括多种线程模型,序列化,以及“请求-响应”模式的信息交换方式。
  • 集群容错: 提供基于接口方法的透明远程过程调用,包括多协议支持,以及软负载均衡,失败容错,地址路由,动态配置等集群支持。
  • 自动发现: 基于注册中心目录服务,使服务消费方能动态的查找服务提供方,使地址透明,使服务提供方可以平滑增加或减少机器。


Dubbo支持的协议:

  • dubbo协议(缺省时使用mina,hessian),单一长链接的nio异步通讯,hessian2序列化。why:千兆网卡充分利用1个服务提供者需要20个服务消费者才能压满网卡通过单一连接,服务的现状大都是服务提供者少,通常只有几台机器,而服务的消费者多,保证单一消费者不会压死提供者,长连接,减少连接握手验证等,并使用异步IO,复用线程池,防止C10K问题
  • rmi协议:多连接,短链接,tcp同步传输,java标准序列化,适用范围:传入传出参数数据包大小混合,消费者与提供者个数差不多,可传文件。 适用场景:常规远程服务方法调用,与原生RMI服务互操作
  • hessian协议:多连接,短连接,HTTP同步传输,适用范围:传入传出参数数据包大小混合,提供者比消费者个数多,可用浏览器查看,可用表单或URL传入参数,暂不支持传文件。可以和原生Hessian服务互操作,即: 提供者用Dubbo的Hessian协议暴露服务,消费者直接用标准Hessian接口调用,或者提供方用标准Hessian暴露服务,消费方用Dubbo的Hessian协议调用
  • http协议
  • webservice协议

         

Dubbo序列化问题

  •      待补充

Consumer服务消费者,Provider服务提供者。Container服务容器。消费invoke提供者了,invoke同步。但是在实际调用过程中,Provider的位置对于Consumer来说是透明的,上一次调用服务的位置(IP地址)和下一次调用服务的位置,是不确定的。这个地方就需要使用注册中心来实现软负载。

Register
服务提供者先启动start,然后注册register服务。消费订阅subscribe服务,如果没有订阅到自己想获得的服务,它会不断的尝试订阅。新的服务注册到注册中心以后,注册中心会将这些服务通过notify到消费者。
Monitor
这是一个监控,图中虚线表明Consumer 和Provider通过异步的方式发送消息至Monitor,Consumer和Provider会将信息存放在本地磁盘,平均1min会发送一次信息。Monitor在整个架构中是可选的(图中的虚线并不是可选的意思),Monitor功能需要单独配置,不配置或者配置以后,Monitor挂掉并不会影响服务的调用

 

暴露服务:

  1.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2.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3.        xmlns:dubbo="http://code.alibabatech.com/schema/dubbo"  
  4.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5.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6.          http://code.alibabatech.com/schema/dubbo  
  7.          http://code.alibabatech.com/schema/dubbo/dubbo.xsd">  
  8.     <!-- 提供方应用信息,用于计算依赖关系 -->  
  9.     <dubbo:application name="hello-world-app"  />  
  10.   
  11.     <!-- 使用multicast广播注册中心暴露服务地址 -->  
  12.     <dubbo:registry address="zookeeper://10.211.55.6:2181check="false" />  
  13.   
  14.   
  15.     <!-- 声明需要暴露的服务接口 -->  
  16.     <dubbo:service interface="com.wm.common.service.DemoService" ref="demoService" />  
  17.   
  18.     <!-- 和本地bean一样实现服务 -->  
  19.     <bean id="demoService" class="com.wm.service.impl.DemoServiceImpl" />  
  20. </beans>  

说明:

   dubbo:registry 标签一些属性的说明:

      1)register是否向此注册中心注册服务,如果设为false,将只订阅,不注册。

      2)check注册中心不存在时,是否报错。

      3)subscribe是否向此注册中心订阅服务,如果设为false,将只注册,不订阅。

      4)timeout注册中心请求超时时间(毫秒)。

      5)address可以Zookeeper集群配置,地址可以多个以逗号隔开等。

  dubbo:service标签的一些属性说明:

     1)interface服务接口的路径

     2)ref引用对应的实现类的Bean的ID

     3)registry向指定注册中心注册,在多个注册中心时使用,值为<dubbo:registry>的id属性,多个注册中心ID用逗号分隔,如果不想将该服务注册到任何registry,可将值设为N/A

     4)register 默认true ,该协议的服务是否注册到注册中心。

 

 

引用服务:(jar)

  1.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2.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3.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4.        xmlns:dubbo="http://code.alibabatech.com/schema/dubbo"  
  5.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http://code.alibabatech.com/schema/dubbo        http://code.alibabatech.com/schema/dubbo/dubbo.xsd">  
  6.   
  7.     <!-- 消费方应用名,用于计算依赖关系,不是匹配条件,不要与提供方一样 -->  
  8.     <dubbo:application name="consumer-of-helloworld-app"  />  
  9.   
  10.     <!-- 使用multicast广播注册中心暴露发现服务地址 -->  
  11.     <dubbo:registry address="zookeeper://10.211.55.6:2181check="false" />  
  12.   
  13.     <!-- 生成远程服务代理,可以和本地bean一样使用demoService -->  
  14.     <dubbo:reference id="demoService" interface="com.wm.common.service.DemoService" />  
  15.   
  16. </beans>  

 

说明:

   dubbo:reference 的一些属性的说明:

      1)interface调用的服务接口

      2)check 启动时检查提供者是否存在,true报错,false忽略

      3)registry 从指定注册中心注册获取服务列表,在多个注册中心时使用,值为<dubbo:registry>的id属性,多个注册中心ID用逗号分隔

      4)loadbalance 负载均衡策略,可选值:random,roundrobin,leastactive,分别表示:随机,轮循,最少活跃调用

 

 

 

  1. 服务接口层(Service):该层是与实际业务逻辑相关的,根据服务提供方和服务消费方的业务设计对应的接口和实现。
  2. 配置层(Config):对外配置接口,以ServiceConfig和ReferenceConfig为中心,可以直接new配置类,也可以通过spring解析配置生成配置类。
  3. 服务代理层(Proxy):服务接口透明代理,生成服务的客户端Stub和服务器端Skeleton,以ServiceProxy为中心,扩展接口为ProxyFactory。
  4. 服务注册层(Registry):封装服务地址的注册与发现,以服务URL为中心,扩展接口为RegistryFactory、Registry和RegistryService。可能没有服务注册中心,此时服务提供方直接暴露服务。
  5. 集群层(Cluster):封装多个提供者的路由及负载均衡,并桥接注册中心,以Invoker为中心,扩展接口为Cluster、Directory、Router和LoadBalance。将多个服务提供方组合为一个服务提供方,实现对服务消费方来透明,只需要与一个服务提供方进行交互。
  6. 监控层(Monitor):RPC调用次数和调用时间监控,以Statistics为中心,扩展接口为MonitorFactory、Monitor和MonitorService。
  7. 远程调用层(Protocol):封将RPC调用,以Invocation和Result为中心,扩展接口为Protocol、Invoker和Exporter。Protocol是服务域,它是Invoker暴露和引用的主功能入口,它负责Invoker的生命周期管理。Invoker是实体域,它是Dubbo的核心模型,其它模型都向它靠扰,或转换成它,它代表一个可执行体,可向它发起invoke调用,它有可能是一个本地的实现,也可能是一个远程的实现,也可能一个集群实现。
  8. 信息交换层(Exchange):封装请求响应模式,同步转异步,以Request和Response为中心,扩展接口为Exchanger、ExchangeChannel、ExchangeClient和ExchangeServer。
  9. 网络传输层(Transport):抽象mina和netty为统一接口,以Message为中心,扩展接口为Channel、Transporter、Client、Server和Codec。
  10. 数据序列化层(Serialize):可复用的一些工具,扩展接口为Serialization、 ObjectInput、ObjectOutput和ThreadPool。

 

Dubbo原理

初始化过程细节: 第一步,就是将服务装载容器中,然后准备注册服务。和spring中启动过程类似,spring启动时,将bean装载进容器中的时候,首先要解析bean。所以dubbo也是先读配置文件解析服务。

解析服务:

1)、基于dubbo.jar内的Meta-inf/spring.handlers配置,spring在遇到dubbo名称空间时,会回调DubboNamespaceHandler类。
2)、所有的dubbo标签,都统一用DubboBeanDefinitionParser进行解析,基于一对一属性映射,将XML标签解析为Bean对象。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初始化的时候,会将Bean对象转会为url格式,将所有Bean属性转成url的参数。 然后将URL传给Protocol扩展点,基于扩展点的Adaptive机制,根据URL的协议头,进行不同协议的服务暴露和引用。

 

暴露服务:

a、 直接暴露服务端口
在没有使用注册中心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适用在开发环境下,服务的调用这和提供在同一个IP上,只需要打开服务的端口即可。 即,当配置 or ServiceConfig解析出的URL的格式为: Dubbo://service-host/com.xxx.TxxService?version=1.0.0 基于扩展点的Adaptiver机制,通过URL的“dubbo://”协议头识别,直接调用DubboProtocol的export()方法,打开服务端口。

b、向注册中心暴露服务:
和上一种的区别:需要将服务的IP和端口一同暴露给注册中心。 ServiceConfig解析出的url格式为: registry://registry-host/com.alibaba.dubbo.registry.RegistryService?export=URL.encode(dubbo://service-host/com.xxx.TxxService?version=1.0.0”)
基于扩展点的Adaptive机制,通过URL的“registry://”协议头识别,调用RegistryProtocol的export方法,将export参数中的提供者URL先注册到注册中心,再重新传给Protocol扩展点进行暴露: Dubbo://service-host/com.xxx.TxxService?version=1.0.0

引用服务:

a、直接引用服务:
在没有注册中心的,直连提供者情况下, ReferenceConfig解析出的URL格式为: Dubbo://service-host/com.xxx.TxxService?version=1.0.0
基于扩展点的Adaptive机制,通过url的“dubbo://”协议头识别,直接调用DubboProtocol的refer方法,返回提供者引用。

b、从注册中心发现引用服务:
此时,ReferenceConfig解析出的URL的格式为: registry://registry-host/com.alibaba.dubbo.registry.RegistryService?refer=URL.encode(consumer://consumer-host/com.foo.FooService?version=1.0.0”)
基于扩展点的Apaptive机制,通过URL的“registry://”协议头识别,就会调用RegistryProtocol的refer方法,基于refer参数总的条件,查询提供者URL,如: Dubbo://service-host/com.xxx.TxxService?version=1.0.0
基于扩展点的Adaptive机制,通过提供者URL的“dubbo://”协议头识别,就会调用DubboProtocol的refer()方法,得到提供者引用。 然后RegistryProtocol将多个提供者引用,通过Cluster扩展点,伪装成单个提供这引用返回。



暴露服务的主过程:
首先ServiceConfig类拿到对外提供服务的实际类ref,然后将ProxyFactory类的getInvoker方法使用ref生成一个AbstractProxyInvoker实例,到这一步就完成具体服务到invoker的转化。接下来就是Invoker转换到Exporter的过程。 Dubbo处理服务暴露的关键就在Invoker转换到Exporter的过程,下面我们以Dubbo和rmi这两种典型协议的实现来进行说明: Dubbo的实现: Dubbo协议的Invoker转为Exporter发生在DubboProtocol类的export方法,它主要是打开socket侦听服务,并接收客户端发来的各种请求,通讯细节由dubbo自己实现。 Rmi的实现: RMI协议的Invoker转为Exporter发生在RmiProtocol类的export方法,他通过Spring或Dubbo或JDK来实现服务,通讯细节由JDK底层来实现。

 

服务消费的主过程


服务消费的主过程:
首先ReferenceConfig类的init方法调用Protocol的refer方法生成Invoker实例。接下来把Invoker转为客户端需要的接口

 

 

目前Dubbo支持的集群容错模式

  • Failover Cluster模式

配置值为failover。这种模式是Dubbo集群容错默认的模式选择,调用失败时,会自动切换,重新尝试调用其他节点上可用的服务。对于一些幂等性操作可以使用该模式,如读操作,因为每次调用的副作用是相同的,所以可以选择自动切换并重试调用,对调用者完全透明。可以看到,如果重试调用必然会带来响应端的延迟,如果出现大量的重试调用,可能说明我们的服务提供方发布的服务有问题,如网络延迟严重、硬件设备需要升级、程序算法非常耗时,等等,这就需要仔细检测排查了。
例如,可以这样显式指定Failover模式,或者不配置则默认开启Failover模式,配置示例如下:

 

1
2
3
4

<dubbo:service interface="org.shirdrn.dubbo.api.ChatRoomOnlineUserCounterService" version="1.0.0"
     cluster="failover" retries="2" timeout="100" ref="chatRoomOnlineUserCounterService" protocol="dubbo" >
     <dubbo:method name="queryRoomUserCount" timeout="80" retries="2" />
</dubbo:service>

上述配置使用Failover Cluster模式,如果调用失败一次,可以再次重试2次调用,服务级别调用超时时间为100ms,调用方法queryRoomUserCount的超时时间为80ms,允许重试2次,最坏情况调用花费时间160ms。如果该服务接口org.shirdrn.dubbo.api.ChatRoomOnlineUserCounterService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供调用,则其他方法没有显式配置则会继承使用dubbo:service配置的属性值。

    • Failfast Cluster模式
      配置值为failfast。这种模式称为快速失败模式,调用只执行一次,失败则立即报错。这种模式适用于非幂等性操作,每次调用的副作用是不同的,如写操作,比如交易系统我们要下订单,如果一次失败就应该让它失败,通常由服务消费方控制是否重新发起下订单操作请求(另一个新的订单)。
    • Failsafe Cluster模式
    • Failback Cluster模式
    • Forking Cluster模式
    • Broadcast Cluster模式
posted on 2018-07-18 17:38  我&菜鸟  阅读(10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