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解决基本出行问题、社交互动、无障碍功能,软件适配性,实时性要求高。
数据关系:
每个导航记录属于一个用户,多对一关系。
每个避障记录属于一个用户,多对一关系。
每条社交信息由一个用户发送,多对一关系。
每条社交信息可以被多个用户接收,多对多关系。
每个求助请求由一个用户发起,多对一关系。
每个周边信息查询由一个用户发起,多对一关系。
每个设备信息关联一个用户,多对一关系。
用户信息
属性:用户ID、姓名、手机号、密码、性别、年龄
导航记录
属性:记录ID、用户ID、导航起点、导航终点、导航开始时间、导航结束时间
避障记录
属性:避障记录ID、用户ID、检测到的障碍物类型、障碍物的具体位置
社交信息
属性:信息ID、用户ID、接收者ID、消息类型、发送时间、状态
求助记录
属性:请求ID、用户ID、求助时间、求助的具体内容。状态、接收者
周边信息
属性:
信息ID、用户ID、用户查询的内容、查询时间、查询结果的具体信息、查询结果的位置信息
设备信息
属性:设备ID、用户ID、设备类型、设备状态
逻辑结构设计
1.给每个实体加入外键约束和完整性约束
2.给用户的密码加上长度和安全程度限制;
3.每个实体的属性的类型允许预定义;
4.对一些特殊的属性需加入互斥避免重复记录。
物理结构设计
1.存储引擎最好选用支持空间数据类型便于处理地理位置
2.在用户表字段建立索引设计,加速附近路线或障碍物的空间查询。
障碍物表的类型和位置属性建立复合索引,提升按类型筛选的查询效率。
3.按地理位置分区用户表和障碍物表,减少跨区域查询开销。
4.对用户实时位置信息加密存储,,仅用户本人和紧急联系人可解密;
5.敏感信息记录审计日志。
2.界面的功能任务分析:
导航功能:语音输入目的地、实时语音播报路线、障碍物预警;
社交功能:语音发布动态、好友语音私聊、社区公告收听;
应急功能:遇险自动触发联系紧急联系人或周边志愿者、自动发送当前位置。
3.界面类型
语音用户界面:语音交互界面,特殊触感振动反馈;
触觉辅助设计:通过振动反馈确认操作;
快捷键支持:物理按键或特殊手势触发应急功能。
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1.界面的合适性
减少视觉依赖,所有信息可以通过语音传递。
2.简便易操作性
层级扁平化:功能入口不超过两级,避免复杂菜单嵌套。
自然语言交互:支持模糊指令识别。
容错机制:语音指令识别错误时,提供明确纠正选项。
3.便于交互控制
即时反馈:每次操作后给予语音确认。
操作可逆:任何步骤均可通过“返回”指令重置。
紧急优先:全局语音指令“救命”直接触发紧急求助,中断其他任务。
4.媒体组合恰当
语音为主:使用清晰、自然的合成语音,支持语速调节。
触觉辅助:振动程度反馈不同信息。
个性化设置:
允许用户自定义唤醒词、语音语速及振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