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五)

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

类的组成

  类属性             类中方法外的变量称为类属性,被该类的所有对象共享  Student.cm()  #访问类属性

  实例方法

  静态方法        使用@staticmethod修饰的方法,使用类名直接访问的方法,Student.sm()  #调用静态方法

  类方法            使用@classmethod修饰的方法,使用类名直接访问的方法,Student.cm()  #调用类方法

class  Person:

      native_pace='吉林'       #类属性,直接写在类里的变量

      def  eat(self):                  #实例方法,self是惯例添加到那里的,不添加也在那里    类外定义的是函数,类内定义的是方法

             print('学生在吃饭...')

     @staticmethod

     def method()               #规定在静态方法中不允许写self,使用staticmethod修饰的是静态方法

           print('我使用静态方法‘)

     @classmethod

      def cm(cls)             #使用classmethod修饰的是类方法,类方法要写cls

            print('类方法‘)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__init__() 是一个固定的函数名称

           self.name=name                 #self.name称为实体属性,进行了一个复制的操作,将局部变量的name的值赋给了实体属性

           self.age=age

 

对象的创建

    stu=Person(‘张三’,20)    # 根据初始化方法,传两个参数

    stu.eat()         #调用方法   或者使用Stuent.eat(stu) 这里实际上就是方法定义处的self

   print(stu.name)   # 输出实例化属性

 

 

Python是动态语言,在创建对象之后,可以动态地绑定属性和方法

class Student:
native_pace='吉林'
def eat(self):
print(self.name+'在吃饭')

@staticmethod
def method():
print('我使用静态方法')
@classmethod
def cm(cls):
print('类方法')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name
self.age=age


def show():
print('我是一函数')

stu1=Student('Jack',20) #定义并初始化一个类的实例
stu2=Student('李四',30)
stu1.gender='男' #动态绑定性别,只想给stu1指定一个性别,用对象添加一个属性
print(stu1.name,stu1.age,stu1.gender)
stu1.show=show #动态绑定方法
stu1.show()

 

封装: 提高程序的安全性,将数据和行为包装到类对象中。在方法内部对属性进行操作, 在类对象的外部调用方法,无需关心方法内部的具体实现细节

            没有专门的修饰符用于属性的私有不希望在类对象外部被访问,前边使用两个_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__age = age #年龄不希望在类的外部被访问,加了两个下划线

def show(self):
print(self.name , self.__age)


stu = Student('张三', 20)
stu.show()
# 在类的外部使用name和age

#print(stu.__age) #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无法访问__age的
print(dir(stu)) #显示['_Student__age', '__class__', '__delattr__', '__dict__', '__dir__', '__doc__', '__eq__', '__format__', '__ge__', '__getattribute__', '__gt__', '__hash__', '__init__', '__init_subclass__', '__le__', '__lt__', '__module__', '__ne__', '__new__', '__reduce__', '__reduce_ex__', '__repr__', '__setattr__', '__sizeof__', '__str__', '__subclasshook__', '__weakref__', 'name', 'show']
print(stu._Student__age) #这样就访问到了age

继承: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语法格式

          class 子类类名(父类1,父类2...)

                   pass

          如果一个类没有继承任何类,则默认继承object

          

class Pers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info(self):
print('姓名:{0},年龄:{1}'.format(self.name,self.age))
#定义子类
class Student(Person):
def __init__(self,name,age,score):
super().__init__(name,age) #使用super调用父类的__init__方法
self.score=score
#测试
stu=Student('Jack',20,99)
stu.info()

          Python支撑多继承  class C(A,B):

         定义子类时,必须在其构造函数中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

 

        方法重写:如果子类对继承父类的某个属性或者方法不满意,可以在子类中对方法体 进行重新编写

                           子类重写后的方法可以通过super().xxx调用父类中被重写的方法

                           

              super().__init__(name,age)   #使用super调用父类的__init__方法
self.score=score

 

 print(p)输出的是姓名:Jack,年龄:20      因为对__str__进行了重写,调用str里面的额内容,不再输出对象的内存地址

多态:提高程序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即使不知道一个变量所引用的对象到底是什么类型,仍然可以通过这个变量调用方法,在运算过程中根据所引用对象的类型,动态决定调用哪个对象中的             方法

          

class Animal():
def eat(self):
print('动物要吃东西')
class Dog(Animal):
def eat(self):
print('狗吃肉')
class Cat(Animal):
def eat(self):
print('猫吃鱼')
class Person(object):
def eat(self):
print('人吃五谷杂粮')

def fun(animal):
animal.eat()

fun(Dog()) #cat和dog继承了父类animal里的方法eat,并且进行了重写
fun(Cat())
fun(Person()) #与是否具有继承关系无关,因为Person1里面有eat方法,所以他回去调用Person的eat方法
#不关心person是谁的子类,只关心他有eat方法

 

静态语言和动态语言关于多态的区别

      静态语言实现多态的三个必要条件

      继承

      方法重写

      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动态语言的多态崇尚鸭子类型’当看到一只鸟走起来像鸭子、游泳起来像鸭子、收起来         也像鸭子,那么这只鸟就可以被称为鸭子。在鸭子类型中,不需要      关心对象是什么类型,到底是不是鸭子,只关心对象的行为

 

特殊方法和特殊属性

       特殊属性:__dict__    获得类对象或实例对象所绑定的所有属性和方法的字典

                  

                          __class__() 输出对象所属的类 

                          __bases__() 输出父类元素

                          __base__() 输出最近的一个(在前的)父类元素

                          __mro__() 输出类的层次结构

                          __subclasses__() 输出其子类

 

       特殊方法:__len__()   通过重写__len__() 方法,让内置函数len()的参数可以是自定义类型      在类中定义一个方法 def   __add__(self,other):

                                                                 return self.name+other.name

                                                      重写add之后就可以使用s=stu1+stu2 完成add加法的使用

                         __add__()  通过重写__add__()方法,可以使用自定义对象具有“+”  功能

                         __new__()  用于创建对象

                          __init__()   对创建的对象进行初始化

                  

new在前创建对象,init在后初始化对象

 

 

类的浅拷贝与深拷贝

     变量的赋值操作:只是形成两个变量,实际上还是指向同一个对象

     浅拷贝:Python拷贝一般都是浅拷贝,拷贝时,对象包含的子对象内容不拷贝,因此,源对象和拷贝对象会引用同一个子对象

                    可以看到子对象的指向是不会改变的,复制了一个源对象

    

 

 

     深拷贝:使用copy模块的deepcopy函数,递归拷贝对象中包含的子对象,源对象和拷贝对象所有的子对象也不相同

                   深拷贝的时候不但会拷贝一个computer还会对子对象cpu和disk进行拷贝

     只要是对象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id   type   value  有一个类指针指向类对象

posted @ 2022-08-02 17:21  小小是  阅读(5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