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方言分布及发源

       移民成份的复杂,使电白方言呈纷繁多样状态。福建莆田人徙入较早,他们占据了比较肥沃的沙琅江中下游和南部沿海的平原地带,包括今之霞洞、羊角、林头、坡心、七迳、小良、沙院、南海、水东、陈村、旦场、龙山和博贺等地。这一带主要由福建莆田人移民来的后代所讲的方言。

       同时,另有一部分福建渔民,迁至电白沿海打渔为生。后来逐渐在东部沿海地区定居下来,并且有一部分人弃渔从耕。他们的后代分布在麻岗、树仔、电城、爵山、岭门、马踏等地。他们所讲的方言本地人称为“海话”。海话与黎话可以通话,同属于闽方言。

       黎话是电白的主要方言,霞洞、林头、陈村、水东、旦场、龙山,茂港区的羊角、坡心、七迳、南海、沙院和小良等镇,以及茂南区袂花镇大部分地区,各地语音略有差异。据粗略统计,讲黎话的人口近100万。 此外还有客家话、粤语等零星分布,在志书及各类专著中,“电白话”一词时有不同。民国三十五年(1946)2000年版《电白县志》将县内的方言分为雷话、啀话(即涯话)、白话等11种,其中雷话分为电白话、东话两种;《旧时正话研究》客家话(即涯话)、粤语及正话四大类,其中又将闽语分为黎话、海话两种。对母语的热爱,是每一个常人的共性。对黎话用字的研究,我的老师谭文炘先生当属邑中的佼佼者。早年先生曾发表过黎话用字的专著,先生从《说文解字》、《广韵》等典籍中引经据典,对黎话用字进行注解,并举俗语为例,极为精辟。我曾珍藏了其中两辑,视为拱壁。非常遗憾的是,2003年,家里建房子,将书籍移至临时用房存放,由于保管不善,部分书籍被盗,先生的论著在其中之列,很是痛心。由于人员流动日益频繁,邑人与外界的接触与日俱增,在日常的交往中,电白话受到其他语言的冲击的机会越来越多,部分电白话的读音已被外来语同化或者即将被同化。可以预料,电白话的部分读音将失去其韵味。各地闽语一般情况下是互相交流的,虽然发音有所不同。但两者有所关联,与潮汕话、福建话、台湾话的个别词语有异曲同工之巧,但总得来说,这几个地方的人都无法完全地互相交流。

posted @ 2024-03-03 11:43  败人两字非傲即惰  阅读(3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