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园logo
  • 会员
  • 众包
  • 新闻
  • 博问
  • 闪存
  • 赞助商
  • HarmonyOS
  • Chat2DB
    • 搜索
      所有博客
    • 搜索
      当前博客
  • 写随笔 我的博客 短消息 简洁模式
    用户头像
    我的博客 我的园子 账号设置 会员中心 简洁模式 ...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笨笨笨笨
博客园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管理    订阅  订阅

《人品免费》第五章 人品=好、优秀、卓越、或者崇高?(原创首发)

第五章   人品=好、优秀、卓越、或者崇高?


让我们继续站在伟人克劳士比先生的肩膀上,用他的观点来分析我们对于人品的错误观念:

第一种错误观念:人品意味着好、优秀、卓越、或者崇高。

如果用这些词汇来定义人品,那人品永远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这有点像传说中的“道”,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既然说不能说,界定无法界定,那就“悟”吧,直到有一天,你突然“顿悟”了,你也就知道“道”是个什么玩意儿了。不过到那时,当别人问你“道”是什么的时候,你也会高深莫测地说上一句,道可道,非常道。

人们常常陶醉于高谈阔论某些东西,而根本没有想到去界定这些事情——克劳士比。

要知道,我们不过是凡尘俗世中的人,我们可以不顿悟,但我们却有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的权力。如果我们把世间的一切都定义得如此虚无缥缈的话,我们终此一生也没办法做得更好。

要想改变人品,我觉得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必须界定“人品”——每个人口中的人品,究竟指的是什么?是工作的态度?是为人处事的方式?是个性的坚韧?是远大的抱负?是隐忍的作风?

其次,必须对这些所指进行客观地总结和分析——每个人所指的“人品”,是否出于客观?是否自相矛盾?改变后对自己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然后,对分析的结果进行量化——我们必须非常清楚地知道,外界对于这些品质的衡量点在哪里?我们必须找到这个点,对于外界而言,我们只有“符合要求”和“不符合要求”两种,而不可能出现所谓的“符合一部分要求”之类的说法——模棱两可是不存在的,还记得第二章吗?够好是多好?多好才够好?没有一个确定的衡量标准,我们永远可以说自己够好,别人也永远可以说你不够好;或者,我们这个行为今天被承认够好,明天就被说成不够好;亦或,这些人觉得够好,另一些人觉得不够好——当然,我们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我们只是想自我改进,自我提升。但是,对于我们自己而言,心底必须明确每个品质的衡量点在哪。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这样我们才能自我评价,这样我们才会到某一天,有底气地对自己说,我的人品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

举个例子,很多人都说自己要事业有成,如果你事业有成的目标仅仅是“发展很好”、“别人羡慕”、“香车宝马”、“意气风发”之类模糊不清的概念的话,相信你这辈子是盼不到事业有成的那一天了。

所以,第一步,我们必须界定“事业有成”这个概念——当你明确事业有成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下一步了。通过搜集各方信息,你发现,外界对“事业有成”的定义无外乎几种——地位、收入、职业、荣誉等等。

第二步,客观地总结和分析,所谓“分析”,主要不是对选项的分析,而是自我分析——扪心自问,自己所谓的“事业有成”是指其中的哪几条?自己究竟能够做到哪几条?比如说,在自己看来,只要“收入丰厚”,就算达到了自己事业有成的目标。问清楚了自己, 就可以进入下一步。

第三步,量化目标——比如收入,你认为多高才算高?给自己一个底线,比如年薪十万,自己就很满意了。OK,这就是你“事业有成”标准。

从今以后,只要你达到了“年薪十万”这个标准,无论别人怎么说怎么看,你自己知道,自己已经事业有成了!当然,在这个时候你完全可以定下一个事业有成的目标,那就是另一轮新的循环了!

对于人品,也是这个道理!

posted @ 2009-08-04 18:06  笨笨笨笨  阅读(149)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刷新页面返回顶部
博客园  ©  2004-2025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ICP备20210404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