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Beats Kindness:善意是连接同事间距离的最快桥梁
文章来源:Nothing Beats Kindness - The Coder Cafe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3日
作者:Teiva Harsanyi (Google SWE)
核心主题:职场中的善意与同理心 - 庆祝世界善意日
引言
No act of kindness, no matter how small, is ever wasted.
— Aesop
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是2022年的一个周六晚上,我准备睡觉了。那天晚上我on-call。虽然还没有收到告警,但为了确保一切正常,我登录并检查了Slack。
发现有一个故障正在处理,一位同事已经在处理了。我私信他:"为什么没有联系我?"
他回复:"已经这么晚了,我想你可能在睡觉。我还醒着,所以看看有没有什么我能做的。"
我的第一反应是:我on-call,这是我的工作,我拿了钱,我来处理。你去睡觉吧。
但关键在于:在周六晚上,他选择帮助,是因为觉得我可能在睡觉,即使我才是on-call的那个人,才是那个拿钱负责处理的人。
那是一个纯粹的善意行为。没有积分。没有功劳。只是关怀。从那以后呢?说实话,我愿意为那个人做任何事。
为什么善意会赢
在工作中,我们在写代码之前先和人们一起工作。我们之间总是有一些距离:角色和权力动态、截止日期和压力、不同的文化、沟通风格,有时还有不同的时区。善意是跨越这种距离的最快桥梁。
善意是慷慨的、体贴的,关心他人而不期望得到赞扬或回报。这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在团队成员之间创造了心理安全感。当人们感到安全时,他们会更早地发现问题,提出"天真"的问题,并一起更快地前进。
善良的人日复一日地让工作变得更好。善意增强信任,加速决策,减少压力,并悄悄地提高每个人的标准。
日常工作中善意的重要性
1. 代码评审
当我们被分配评审时,我们不是在那里给某人的代码打分。我们在那里一起合并尽可能好的变更。
善意实践:
- ✅ 尊重并保持客观:不要人身攻击,关注代码本身
- ✅ 用问题代替断言:
- ❌ "这段代码有问题"
- ✅ "这个场景会如何处理?我担心X,Y能覆盖Z吗?"
- ✅ 指出好的地方:不要只挑毛病
- ✅ 提供具体的修复建议:并链接到标准或示例
- ✅ 提供帮助:如果有困惑,主动提供帮助
2. 会议
善意实践:
- ✅ 让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不要打断他人
- ✅ 邀请安静的人发言:"Ben,你有什么想补充的吗?"
- ✅ 不偏重音量:不要因为某人说话更大声就认为他们更对
3. 指导
人们会犯错。不要急于责备或展示专业知识。
善意实践:
- ✅ 公开保护,私下纠正:Goal is to protect in public and correct in private
- ✅ 给出清晰、善意的反馈:关注下一步,而不是过去
- ✅ 分享自己的错误:降低紧张氛围
- ✅ 专注于下一步:而不是放大问题
4. 随意的感谢
当你收到帮助或只是享受与某人一起工作时,说声谢谢。
善意实践:
- ✅ 公开感谢:效果会倍增
- ✅ 具体表达:说明具体感谢什么
- ✅ 及时反馈:不要等到年终评估
案例:在Google,有一个叫gThanks的项目,让你可以公开感谢某人,这样其他人也能看到。
5. 花时间倾听
善意也意味着花时间倾听。
真实故事:我记得经历人生中一个困难时期时,一位前经理只是花时间和我聊天,没有评判。这比任何建议都重要。
6. 自我同情
善意也适用于你自己。
自我善意实践:
- ✅ 给自己同样的理解:你会给队友的那种理解
- ✅ 休息:不要过度工作
- ✅ 寻求帮助:不要独自承受
- ✅ 原谅自己的错误:从错误中学习
核心洞察
- 善意是自发的:不期待回报,不为了积分
- 善意创造心理安全感:让人们敢于提问、犯错、创新
- 善意提升效率:信任让决策更快,协作更顺畅
- 善意是文化基石:日积月累形成团队文化
行动建议
今天就可以做的小事:
- ✅ 在代码评审中:问一个启发性的问题,而不是直接批评
- ✅ 在会议中:邀请一个安静的人发言
- ✅ 向帮助过你的人:发送一条感谢消息
- ✅ 给自己:允许自己休息,不要内疚
延伸阅读
❤️ 记住:善意是通往人们的桥梁,即使在专业环境中,正如伊索所说,再小的善意行为也永远不会被浪费。
你经历过哪些改变了你工作日的善意行为?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