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地理科学的建议

Posted on 2025-10-04 01:52  吾以观复  阅读(4)  评论(0)    收藏  举报

关联知识库:发展地理科学的建议

地理科学范围,地球表层学 —— 同温层底部,岩石圈上部

我认为,“地理科学”就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地理科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地球表层。在这次会议的“论文摘要集”中,有两篇就是讲这个问题的。“地球表层”这一概念是借用苏联科学家的建议,指的是和人最直接有关系的那部分地球环境。具体地讲,上至同温层的底部,下到岩石圈的上部,指陆地往下5公里~6公里,海洋往下约4公里。

以地理科学为例,划分学科体系层次

地球表层学是“地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

我们提出“地理科学”这一重要的学科,其基础学科是“地球表层学”

因此,我提出这样一种想法,不知大家是否同意,就是“地理科学”是包括内容很多的一大门科学,根据现代科学近一百年来的发展,可将它分成三个层次:

最理论性的层次,就是基础理论学科,我认为这就是“地球表层学”,尚待建立;

第二个层次,就是应用理论学科,这发展得较快,有的还需建立,像数量地理学;

第三层次,直接用于改造客观世界的应用技术,现在已经很多。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践的互相促进

从实践上升到科学的理论,又从经过实践考验的科学理论再上升到、概括到哲学。

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科学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科学的哲学,

一方面,它指导“地理科学”的研究,另一方面,地理科学的研究、发展又概括出地理科学的哲学,反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发展、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眼中的大智若愚和智慧描述

中国有句古语,“大智若愚”,就是某个人确实有很高的智慧,但看上去倒像个“傻子”,因为那些小窍门的事他不想去做。

所以,人的智慧是什么呢?我觉得,人的智慧就在于真正掌握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原理,只有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语 —— 人类知识的极致概括,锐利工具

但是,我还要说,今天我提到更高层次上说,人要有创造性,最高的创造性,要有真正的智慧,必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是人类知识最高的、最正确的概括,你掌握了这个最锐利的工具,当然会站得高、看得远。

巨系统的层次性(分化)

巨系统理论的一个很重要观点,就是层次观点

地理科学和协同学理论

这一方面的学问就是H.哈肯教授创立的“协同学”。这对建立地球表层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耗散结构理论到混沌湍流

耗散结构理论,用熵流的概念来解释有序化。但是,近年来又出现了新问题,就是系统是可以出现有序化、形成结构楀芯,但也可以出现另一种现象,就是混沌。混沌看起来好像是无序的、杂乱的。这就比耗散结构理论更深刻了。对这一问题,今天在座的叶笃正教授给我们上过一次课,他讲气象就是混沌。我们对气象是很关心的。叶正教授对我讲,外界对大气的输入,影响变化并不大,仅有昼夜的变化、四季的变化,但是气象是瞬息万变的,如何解释?这种现象的解释就是混沌。环境没怎么变化,系统内部却变化很快,似乎是一件怪事。流体力学中的湍流时刻不停地在变化,外部边界条件并未变化,而内部就自己变起来了。

如果你把时间分得很细,它还是决定性的。假如气象是非决定性的那么我们的气象工作者就没法预报了。但是,气象还是可以预报的,可以预报就是决定》的。然而不能将时间放得很长,时间越长就越难预报,长到一定程度就设法预报了,这就是混沌。

推荐书单

最近,我国出版了两本书,我把它们推荐给大家。一本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I 普利高津《从存在到演化 —— 自然科学中时间及其复杂性》(科学出版社,1985))另一本是由普利高津和助手尼科里斯合著的《探索复杂性》(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这两本书谈到的是系统科学理论的最新成果。建议大家学习。

广泛涉猎的重要性

在有人类记载之前,人们不知道太阳黑子的活动情况,直到近 100年来才注意到太阳黑子的活动和变化。而现在在6.8亿年前的沉积岩中保存了近两万条纹,其意义是重大的。这给我一点启发,就是搞天地生研究,除了古书记载外,还要到广阔的领域中去吸收资料。

实际问题与资金支持

(3)在中国搞纯理论研究是不行的,要想得到资助,就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现在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地震、气象、水资源等都是一些很重大的问题。天地生综合研究,只有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才能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事情才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