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其复杂的锤子和螺丝刀:Gosling论AI本质

Posted on 2025-08-28 20:52  吾以观复  阅读(6)  评论(0)    收藏  举报

关联知识库:# 极其复杂的锤子和螺丝刀:Gosling论AI本质

极其复杂的锤子和螺丝刀:Gosling论AI本质

原文链接: https://36kr.com/p/3309218571328264
发布时间: 2025年5月26日
作者: 极客邦科技InfoQ
来源: 36氪

核心观点

"当前AI本质上是高级统计方法,命名具有误导性!"

这是Java之父James Gosling对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批判性观点,为整个AI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反思视角。

‍ James Gosling 是谁

  • 身份: Java编程语言之父,计算机科学先驱
  • 代表作: 设计并实现了Java编程语言
  • 地位: 计算机科学界的传奇人物
  • 影响力: 影响了全球数百万开发者的编程方式

核心观点详解

1️⃣ AI命名的误导性

  • "AI"和"机器学习"这些术语具有误导性
  • 将其与人类推理能力关联起来是迷惑表述
  • "高级统计方法"是更准确的字眼
  • 当前技术本质上是统计学应用

2️⃣ AI技术的真实属性

  • 这些技术只是"极其复杂的锤子和螺丝刀"
  • 仍然是人类手中的工具
  • 不是能够威胁就业的自主系统
  • 缺乏真正的智能和推理能力

3️⃣ 对AI威胁论的驳斥

  • 否认AI是能够威胁就业的自主系统
  • 强调AI的工具属性
  • 认为过度担忧是杞人忧天

行业现状分析

当前问题

  • AI技术命名过于夸大其能力
  • 公众对AI的认知存在误解
  • 技术发展与命名表述不匹配

潜在风险

  • 可能导致对AI能力的错误预期
  • 影响AI技术的合理应用
  • 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担忧

发展趋势

  • AI技术快速发展但本质未变
  • 统计学方法仍然是核心基础
  • 需要更准确的描述和认知

️ 解决方案建议

1. 重新审视AI本质

  • 理解AI的统计学基础
  • 认识到当前技术的局限性
  • 建立正确的技术认知

2. 合理使用AI技术

  • 将AI作为工具而非替代品
  • 理解AI的工作原理和局限性
  • 保持批判性思维

3. 改进技术命名

  • 使用更准确的描述术语
  • 避免误导性的表述
  • 建立清晰的技术分类

个人思考

James Gosling的观点非常中肯且重要。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确实需要重新审视这些技术的本质。

为什么这个观点很重要?

  1. 时机恰当: AI技术正在快速普及,很多公众开始误解
  2. 问题真实: 确实存在命名夸大和认知偏差
  3. 影响深远: 关系到AI技术的合理应用和发展

我们应该怎么做?

  1. 保持理性: 客观认识AI技术的真实能力
  2. 合理使用: 将AI作为辅助工具,而非万能解决方案
  3. 持续学习: 理解AI技术的统计学基础
  4. 平衡发展: 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不忘技术本质

相关链接


延伸思考:James Gosling与Judea Pearl的共识

两位大师的共同洞察

James Gosling和《The Book of Why》作者Judea Pearl都精准洞察到当下人工智能最核心的理论基础:统计学

James Gosling的观点

  • 认为当前AI命名具有极强的误导性
  • 主张用"高级统计方法"描述更准确
  • 强调AI的工具属性而非智能属性

Judea Pearl的因果科学路径

  • 被誉为"贝叶斯网络之父"
  • 20世纪80年代提出贝叶斯网络,处理不确定性并进行概率推理
  • 自嘲为"AI社区的叛逆者"
  • 认为现有ML模型过于关注数据驱动预测,忽略因果关系
  • 主张只有通过因果推理,才能真正实现强人工智能

发展路径的争议

两位大师对AI发展路径有不同见解:

  • Gosling:强调当前AI的统计本质,批评命名误导
  • Pearl:主张因果科学是强AI的发展方向

开放性问题

关于AI发展方向的两种观点:

  1. 模仿人类:发展出与人类一样聪明的智能,能够进行逻辑推断和因果分析
  2. 超越人类:AI应该超越人类的认知水平,不局限于人类的思考方式

用户草稿原文

"在谈到 AI 和机器学习(ML)时,Gosling 也对专业术语提出了批评:"对于 AI 和机器学习,我最难接受的就是它们的名称。"在他看来,与其使用这些具有误导性、将其与人类推理能力关联起来的迷惑表述,"高级统计方法"反而是更准确的字眼。Gosling 认为这些技术也仅仅是"极其复杂的锤子和螺丝刀":仍然是人类手中的工具,而不是能够威胁就业的自主系统。"

今天刷到一篇推文,Java 30周年回忆Java之父生平和近况相关的,除了情绪渲染和老生常谈的问题之外,Jams Gosling对当前AI的概括——"高级统计方法"令我感触尤深。似乎在哪里见过类似的描述,灵光一闪:《The Book Why》!

《The Book Why》作者Judea Pearl(朱迪亚·珀尔)曾被誉为"贝叶斯网络之父",因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贝叶斯网络而闻名,这一模型使机器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并进行概率推理,从而奠定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Pearl逐渐意识到,尽管贝叶斯网络在概率推理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它无法充分捕捉人类推理中的因果关系

Pearl自嘲为"AI社区的叛逆者",因为他认为现有的机器学习模型过于关注数据驱动的预测,而忽略了因果关系的核心作用。他认为,只有通过因果推理,才能真正实现具有人类智能水平的机器,并推动人工智能向更高层次发展。

无独有偶,James Gosling 和Pearl都精准的洞察到当下人工智能最核心的理论基础:统计学!

James认为当前AI命名具有极强的误导性,这是一种将人类推理方法关联起来的迷惑表述。Pearl更直言因果科学才是强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在争论中比答案更重要的:批评的声音让我们看到了当下所走的路和选择的方向,统计学或是因果科学哪一种终极答案还未可知,但是知道目前走在哪条路上能够拂去迷雾,跳出庐山之外看庐山。

《The Book Of Why》其中一条书评的开放性立场:

关于这一结论(因果科学是通用人工智能的未来),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波尔的观点,他认为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出与人类一样聪明的智能,能够进行逻辑推断和因果分析;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工智能应该超越人类的认知水平,不需要局限于人类的思考方式。这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超越人类的智能,而不是局限于模仿人类的认知逻辑。

James怒喷的诸如AI,机器学习的命名让我想起来"摩尔定律"的命名:

戈登摩尔(1929-2023)

1965年,36岁的摩尔基于对过去发展的经验性预测,提出集成电路的晶体管每2年会翻倍。

1975年,加州理工学院的卡沃·米德在引用中将摩尔的经验性观测命名为"摩尔定律"。

定律通常被理解为某种物理学规律,而实际上的"摩尔定律"只是某种经验上的观测,后续各个新闻所报导的"摩尔定律"放缓更是不断延续之前的荒诞描述。定律放缓?

如同James将当前AI命名为高级统计方法,类似摩尔定律似乎更适合用摩尔观测来描述。


总结: James Gosling的批判性观点为整个AI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反思视角,提醒我们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不要忘记技术的真实本质。AI技术应该被正确认知为"高级统计方法",而不是被夸大其词的"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