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以太网和802.3封装 在TCP/IP世界中,以太网IP数据报的封装是在RFC894[Hornig1984]中定义的,IEEE802网络的IP数据报封装是在RFC1042[PostelandReynolds1988]中定义的。主机需求RFC要求每台Internet主机都与一个10Mb/s的以太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1-30 18:49 MoonXu 阅读(24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1. ip首部 4个字节的32bit值以下面的次序传输:首先是0~7bit,其次8~15bit,然后16~23bit,最后是24~31bit。这种传输次序称作bigendian字节序。由于TCP/IP首部中所有的二进制整数在网络中传输时都要求以这种次序,因此它又称作网络字节序。以其他形式存储二进制整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1-30 18:33 MoonXu 阅读(11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MAC地址: 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 nat alg: 全称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s,是NAT应用层网关。即应用层网关功能,使其可以支持各种特殊的应用协议。 这些特殊的应用协议的有效载荷中包含有IP地址和端口,然后又试图使用这些内嵌的IP地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1-30 17:57 MoonXu 阅读(13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以太网工作原理 以太网采用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规则是先听后法、边听边发、冲突停止、随机延迟后重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1-30 17:52 MoonXu 阅读(9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1. 分用 当目的主机收到一个以太网数据帧时,数据就开始从协议栈中由底向上升,同时去掉各层协议加上的报文首部。每层协议盒都要去检查报文首部中的协议标识,以确定接收数据的上层协议。这个过程称作分用(Demultiplexing),图1-8显示了该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1-30 15:26 MoonXu 阅读(3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1. tcp/ip封装 当应用程序用TCP传送数据时,数据被送入协议栈中,然后逐个通过每一层直到被当作一串比特流送入网络。其中每一层对收到的数据都要增加一些首部信息(有时还要增加尾部信息),该过程如图1-7所示。TCP传给IP的数据单元称作TCP报文段或简称为TCP段(TCPsegment),是UD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1-30 15:19 MoonXu 阅读(45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替换功能,用^w替换为空即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1-30 15:14 MoonXu 阅读(23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摘自tcp/ip详解3卷 1. tcp/ip协议分层 1) 链路层,有时也称作数据链路层或网络接口层, 通常包括操作系统中的设备驱动程序和计算机 中对应的网络接口卡。它们一起处理与电缆(或其他任何传输媒介)的物理接口细节 2) 网络层,有时也称作互联网层,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活动,例如分组的选路。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1-30 15:02 MoonXu 阅读(121) 评论(0)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