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虚拟线程实现革命性突破,其并发性能较传统线程提升约 70 倍!
在Java并发编程中,线程一直是一个核心概念。随着Java 21的发布,引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新特性:虚拟线程。本文将通过代码示例和性能测试,深入比较传统线程和虚拟线程的差异,并分析它们在高并发场景下的表现。
传统线程vs虚拟线程:主要差异
-
实现方式
-
传统线程:直接映射到操作系统线程,每个线程都占用较多系统资源。
-
虚拟线程:由JVM管理的轻量级线程,不直接映射到操作系统线程。
-
-
资源消耗
-
传统线程:创建和销毁成本高,每个线程需要独立的栈空间。
-
虚拟线程:创建和销毁成本极低,可以创建大量虚拟线程而不会耗尽系统资源。
-
-
并发能力
-
传统线程:受系统资源限制,通常只能创建数千个线程。
-
虚拟线程:可以创建数百万个虚拟线程,大大提高并发处理能力。
-
-
调度方式
-
传统线程:由操作系统调度。
-
虚拟线程:由JVM调度,使用协作式调度模型。
-
-
适用场景
-
传统线程:适合CPU密集型任务。
-
虚拟线程:特别适合I/O密集型任务,如网络操作或数据库访问。
-
性能测试代码
以下是我们用于比较传统线程和虚拟线程性能的Java代码: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ervic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public class ThreadComparison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设置要执行的任务数量
int taskCount = 100000;
// 开始测试传统线程
System.out.println("正在使用传统线程执行任务...");
// 执行传统线程测试并记录耗时
long traditionalTime = executeWithTraditionalThreads(taskCount);
// 输出传统线程的执行时间
System.out.println("传统线程完成任务,耗时 " + formatTime(traditionalTime));
// 开始测试虚拟线程
System.out.println("\n正在使用虚拟线程执行任务...");
// 执行虚拟线程测试并记录耗时
long virtualTime = executeWithVirtualThreads(taskCount);
// 输出虚拟线程的执行时间
System.out.println("虚拟线程完成任务,耗时 " + formatTime(virtualTime));
// 计算两种线程执行时间的差异
long timeDifference = traditionalTime - virtualTime;
// 输出性能差异和速度提升倍数
System.out.println("\n性能差异:" + formatTime(timeDifference) +
" (" + String.format("%.2f", (double)traditionalTime / virtualTime) + " 倍速度提升)");
}
// 使用传统线程执行任务的方法
private static long executeWithTraditionalThreads(int taskCoun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记录开始时间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创建一个固定大小为100的线程池
try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00)) {
// 提交taskCount个任务到线程池
for (int i = 0; i < taskCount; i++) {
executor.submit(ThreadComparisonApplication::simulateWork);
}
// 关闭线程池,不再接受新任务
executor.shutdown();
// 等待所有任务完成,最多等待1小时
executor.awaitTermination(1, TimeUnit.HOURS);
}
// 计算并返回总耗时
return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
}
// 使用虚拟线程执行任务的方法
private static long executeWithVirtualThreads(int taskCoun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记录开始时间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创建一个虚拟线程执行器
try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VirtualThreadPerTaskExecutor()) {
// 提交taskCount个任务到虚拟线程执行器
for (int i = 0; i < taskCount; i++) {
executor.submit(ThreadComparisonApplication::simulateWork);
}
// 关闭执行器,不再接受新任务
executor.shutdown();
// 等待所有任务完成,最多等待1小时
executor.awaitTermination(1, TimeUnit.HOURS);
}
// 计算并返回总耗时
return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
}
// 模拟工作负载的方法
private static void simulateWork() {
try {
// 模拟一个耗时100毫秒的I/O操作
Thread.sleep(1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如果线程被中断,重新设置中断状态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
// 格式化时间的方法,将毫秒转换为更易读的格式
private static String formatTime(long milliseconds) {
// 返回格式化的字符串,同时显示毫秒数和秒数(保留两位小数)
return String.format("%d 毫秒 (%.2f 秒)", milliseconds, milliseconds / 1000.0);
}
}
这段代码模拟了一个包含100,000个任务的场景,每个任务休眠100毫秒来模拟I/O操作。我们分别使用传统线程池和虚拟线程执行器来运行这些任务,并比较它们的执行时间。
测试结果
运行上述代码,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结果分析
-
执行时间:
-
传统线程:约108.68秒
-
虚拟线程:约1.59秒
-
-
性能提升:
-
虚拟线程比传统线程快了约68.40倍。
-
-
并发处理能力:
-
传统线程池限制为100个线程,导致任务需要分批处理。
-
虚拟线程能够同时处理所有100,000个任务,显著减少了总执行时间。
-
-
资源利用:
-
虚拟线程更有效地利用了系统资源,特别是在处理I/O密集型任务时。
-
总结
-
显著的性能优势:在这个I/O密集型的测试场景中,虚拟线程展现出了压倒性的性能优势,执行速度提升了近60倍。
-
适用于高并发场景:虚拟线程特别适合处理大量并发的I/O操作,如网络请求或数据库访问。
-
资源效率:虚拟线程能更有效地利用系统资源,允许创建大量并发任务而不会耗尽系统资源。
-
编程模型简化:虚拟线程允许开发者使用简单的同步编程模型,同时获得异步的性能优势。
-
注意事项:
-
虽然虚拟线程在I/O密集型任务中表现出色,但对于CPU密集型任务,其优势可能不会那么明显。
-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用例和负载特征来选择合适的线程模型。
-
-
未来展望:虚拟线程为Java并发编程带来了新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构建高度可伸缩的服务和应用程序方面。随着这项技术的成熟和广泛采用,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优化和最佳实践的出现。
总的来说,虚拟线程代表了Java并发编程的一个重要进步。它不仅提供了显著的性能提升,还简化了并发编程模型。对于构建现代、高效、可伸缩的Java应用程序来说,虚拟线程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工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