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命令用法,参数、挂载选项
mount命令可以将指定的文件系统挂载到指定目录,和linux的文件夹进行关联、挂载后,即可通过访问被挂载的文件夹,访问到硬盘的数据
参数
-l 显示系统以挂载的设备信息
-a 加载文件/etc/fstab中设置的所有设备
-t t<文件系统类型> 指定设备的文件系统类型。如果不设置,mount自行选择挂载的文件类型 minix Linux最早使用的文件系统。 ext2 Linux目前的常用文件系统。 msdos MS-DOS 的 FAT。 vfat Win85/98 的 VFAT。 nfs 网络文件系统。 iso9660 CD-ROM光盘的标准文件系统。 ntfs Windows NT的文件系统。 hpfs OS/2文件系统。Windows NT 3.51之前版本的文件系统。 auto 自动检测文件系统。
-o 添加挂载选项,是安全、性能优化重要参数
-r 只读,等于-o ro
-w 读写,等-o rw.
挂载选项
async 以异步方式处理文件系统I/O操作,数据不会同步写入磁盘,而是写到缓冲区,提高系统性能,但损失数据安全性
sync 所有I/O操作同步处理,数据同步写入磁盘,性能较弱,数据安全性高
atime/noatime 文件被访问时是否修改时间戳,不更改时间,可以提高磁盘I/O速度
auto/noauto 通过-a参数可以自动被挂载/不自动挂载
defaults 默认值包括rw、suid、dev、exec、auto、nouser、async,/etc/fstab大多默认值
exec/noexec 是否允许执行二进制程序,取消提供安全性
suid/nosuid 是否允许suid(特殊权限)生效
user/nouser 是否允许普通用户挂载
remount 重新挂载
ro 只读
rw 读写
查看linux文件属性
文件inode号,文件权限,硬链接数量,属主,属组,文件大小,文件修改时间,文件名
ls -lhi 命令查看
stat+文件名 查看
linux的文件名、和inode、block的关系
![]()
删除文件和inode、block的关系
![]()
硬链接、软连接的区别,以及用法
软连接就是一个快捷方式,能够通过软连接直接去操作对应的文件
1.软连接文件的inode号和源文件不同,作用是存储源文件的路径
2.命令ln -s创建
3.删除普通软连接,不影响源文件
4.删除源文件,软连接找不到目标,报错提示。
硬链接,就是一个数据块被多个相同inode号的文件指向。可以用过多条路径访问到同个块中的数据
ln 源文件 目标文件
1.可以对已存在的文件做硬链接,该文件的硬链接数,至少是1,为0就表示文件不存在
2.硬链接的文件,inode相同,属性一致
3.只能在同一个磁盘分区下,同一个文件系统下创建硬链接
4.不能对文件夹创建硬链接,只有文件可以
5.删除一个硬链接,不影响其他相同inode号的文件
6.文件夹的硬链接,默认是2个,以及是2+(第一层子目录总数)=文件夹的硬链接数量
7.可以用任意一个硬链接作为入口,操作文件(修改的其实是block中的数据)
8.当文件的硬链接数为0时,文件真的被删除
文件系统管理命令
查看xfs文件系统的信息
![]()
查看机器上的所有分区容量使用情况、inode使用情况
![]()
各raid级别的作用、以及区别
![]()
硬raid、软raid区别
软件RAID额外消耗CPU资源,性能弱
硬件RAID更加稳定,软件RAID可能造成磁盘发热过量,造成威胁
兼容性问题,软件RAID依赖于操作系统,硬件RAID胜出
创建raid10实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