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有些忙很久没有关注这些牛人blog了,偶然读了千鸟的http://blog.rexsong.com/?p=10368《个人知识管理经验》,很有体会也值得很多学习的地方。
近来在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上陷入了点迷茫和瓶颈期,看完这个文章有力一个很好的帮助,摘录一下:
“勿把时间和精力全部耗在了选择和尝试工具上,切忌...”
自己也要切忌此些话了,一味的去选择就是浪费时间乱撒网,如今应该依照自己的工作为根基继续加强基本功学习,不可盲目,按照当初的目标好好实习。
“除直接“偷窥”别人的经验,我们应该学会自己发现经验。比如我会不定期的观察分析全球做最好的几家网站或产品——Google多个产品、Adobe官网、Apple官网、Yahoo门户、CNN门户等等。深入揣摩人家的信息架构、交互模式、界面代码,并学习人家怎么改版。”
如何获得知识变的很重要,每天一味的去看blog,浏览东西等等有时一时看多了很浪费了很多时间,多了又容易忘记,以后要针对问题去找些相应的资料,看过资料之后看看能不能解决问题,总起来说要有针对性,不可盲目的,多总结。
“我认为积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见识层面”对已有资源的积累,二是“理解层面”自我总结的积累。见识层面有截图、代码原型、案例流程图;理解层面有知识框架、分享教案。”
看到好的东东要积累下来,不可看后想读小说似的认为了解了好多,由于现在每天接触的知识流很多,容易忘记,一定要注意积累;积累时注意分好保存的方式,便于以后查看。
“知识应该选择性研究,没有选择的积累只会让自己累趴下”
要注意有选择性,依然是不要盲目,针对问题。
“参与别人分享也是种分享,比如“言之有物”的回复别人网志;”
“除少量与朋友的邮件通知、IM上交流,我只做了阅读器(我使用Google Reader)上的分享,和个人博客(我使用Wordpress)上的分享。在内容组织的角度,我不希望自己的知识分享出口太多,因为付出的控制成本太大。”
一直感觉qq邮箱了比较隐藏的“我的订阅”很好,广播很有传播性,不知为什么腾讯把它这么隐藏,而新开的微薄非要向sina靠拢,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