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依赖于引用判断的内存管理机制 Java中对内存对象的访问,使用的是引用的方式。在Java代码中我们维护一个内存对象的引用变量,通过这个引用变量的值,我们可以访问到对应的内存地址中的内存对象空间。在Java程序中,这个引用变量本身既可以存放堆内存中,又可以放在代码栈的内存中(与基本数据类型相同)。GC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6-14 13:52
xijin_wu
阅读(287)
推荐(0)
摘要:
自动内存管理机制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给对象分配内存以及回收分配给对象的内存。 >>垃圾回收的区域 前面的笔记中整理过虚拟机运行数据区,再看一下这个区域: 注意在这个Runtime Data Area中: 程序计数器、Java栈、本地方法栈3个区域随线程而生,随线程而灭;每一个栈帧中分配多少内存基本上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6-12 14:32
xijin_wu
阅读(237)
推荐(0)
摘要:
1.Java内存模型 现在计算机普遍使用多处理器进行运算,并且为了解决计算机存储设备和处理器的运算速度之间巨大的差距,引入了高速缓存作为缓冲,缓存虽然能极大的提高性能,但是随之带来的缓存一致性的问题,例如,当多个处理器同时操作同一个内存地址,可能会导致各自的缓存数据不一致,由此产生冲突问题,内存模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6-09 15:19
xijin_wu
阅读(305)
推荐(0)
摘要:
关于Java传参时是引用传递还是值传递,一直是一个讨论比较多的话题,有论坛说Java中只有值传递,也有些地方说引用传递和值传递都存在,比较容易让人迷惑。关于值传递和引用传递其实需要分情况看待,今天学习和分析一下,着急可以先看最后的结论。 1.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在内存中的保存 Java中数据类型分为两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6-09 14:01
xijin_wu
阅读(235)
推荐(0)
摘要:
1. 引言 合理利用线程池能够带来三个好处。 第一:降低资源消耗。通过重复利用已创建的线程降低线程创建和销毁造成的消耗。 第二:提高响应速度。当任务到达时,任务可以不需要等到线程创建就能立即执行。 第三:提高线程的可管理性。线程是稀缺资源,如果无限制的创建,不仅会消耗系统资源,还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6-07 17:18
xijin_wu
阅读(186)
推荐(0)
摘要:
利用反射,首先是Class对象的获取,之后是Method和Field对象的获取。 以Method为例,从文档中可以看到: getMethod()方法返回的是public的Method对象, 而getDeclaredMethod()返回的Method对象可以是非public的。 Field的方法同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5-24 17:16
xijin_wu
阅读(426)
推荐(0)
摘要:
前言 正常情况下,都是我们项目组创建一个webservice服务端,客户通过我们提供的wsdl地址生成客户端并进行访问;但是最近和一个国企做接口对接,他们却只提供给我们wsdl,需要我们根据wsdl生成服务端,提供服务给他们。故有此文。 生成方式 通过wsdl生成服务端的方法总共有3种方法: l 使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5-22 16:32
xijin_wu
阅读(8755)
推荐(2)
摘要:
利用wsdl4j解析WSDL文件 工具:wsdl4j1.6 解析wsdl文件是axis1.4的服务wsdl文件 wsdl文件: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 <wsdl:definitions targetNamespace="http://lo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5-22 16:24
xijin_wu
阅读(10572)
推荐(1)
摘要:
查看原文:http://ibloger.net/article/248.html 为了方便学习和测试,所有的例子都是在Oracle自带用户Scott下建立的。 [sql] view plain copy print? create table EMP ( empno NUMBER(4) not nu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4-24 18:02
xijin_wu
阅读(2421)
推荐(0)
摘要:
本文用3个题目,从建立数据库到创建存储过程,详细讲解数据库的功能。 题目1 学校图书馆借书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三个表: 学生信息表:student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说明 stuID char(10) 学生编号,主键 stuName Varchar(10) 学生名称 major Varchar(50)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4-14 11:12
xijin_wu
阅读(39422)
推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