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看所有参数
db.runCommand({getParameter:'*'})
2、查看进程
1)runCommand 查询
db.runCommand({currentOp: 1, $all:[{"active" : true}]})
2) db查询
db.currentOp()
db.serverStatus().connections
3、查看超时时间
db.runCommand({getParameter: 1, globalConnPoolIdleTimeoutMinutes: 1})
这些参数都是MongoDB中的配置参数,每个参数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用途。以下是每个参数的简要说明:
-
ShardingTaskExecutorPoolHostTimeoutMS:
- 该参数用于定义分片任务执行程序池的主机超时时间,单位是毫秒。它指定了在分片集群中与分片任务相关的操作等待其他分片响应的最长时间。
-
ShardingTaskExecutorPoolRefreshTimeoutMS:
- 此参数定义了刷新分片任务执行程序池的超时时间,单位是毫秒。它指定了在分片集群中刷新任务执行程序池的频率。
-
TransactionRecordMinimumLifetimeMinutes:
- 该参数指定了事务记录的最小生命周期,以分钟为单位。它确定了事务记录在被自动删除之前在数据库中保留的最短时间。
-
adaptiveServiceExecutorRunTimeJitterMillis:
- 此参数用于配置自适应服务执行程序的运行时间抖动,单位是毫秒。它可以帮助调整执行程序的运行时间,以适应系统负载的变化。
-
adaptiveServiceExecutorRunTimeMillis:
- 该参数定义了自适应服务执行程序的运行时间,单位是毫秒。它指定了执行程序在单个迭代中运行的最大时间。
-
adaptiveServiceExecutorStuckThreadTimeoutMillis:
- 此参数用于设置自适应服务执行程序中卡住的线程的超时时间,单位是毫秒。如果一个线程在执行任务时卡住超过指定的超时时间,则会被标记为卡住并采取相应的操作。
-
cursorTimeoutMillis:
- 该参数定义了游标的超时时间,单位是毫秒。它指定了游标在客户端上保持打开状态的最长时间,超过该时间后游标将自动关闭。
-
globalConnPoolIdleTimeoutMinutes:
- 此参数用于设置全局连接池中连接的空闲超时时间,以分钟为单位。当一个连接在指定的时间内没有被使用时,MongoDB会将其从连接池中移除,以释放资源。
-
localLogicalSessionTimeoutMinutes:
- 该参数指定了本地逻辑会话的超时时间,以分钟为单位。它定义了在数据库会话过期之前允许的最大空闲时间。
-
replElectionTimeoutOffsetLimitFraction:
- 此参数用于配置复制集选举超时偏移量的限制分数。它可以帮助调整复制集成员之间的选举超时时间,以确保在选举过程中有足够的响应时间。
-
shardedConnPoolIdleTimeoutMinutes:
- 该参数用于设置分片连接池中连接的空闲超时时间,以分钟为单位。与全局连接池类似,当连接在指定的时间内没有被使用时,MongoDB会将其从连接池中移除。
请注意,这些参数的默认值可能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但在特定的使用场景下,您可能需要根据工作负载和性能需求进行调整。在对这些参数进行更改之前,请确保您已经充分了解了它们的含义和影响,并在测试环境中进行了充分的测试。
posted on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