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三大特性

封装

  • 理解:
    属性可用来描述同一类事物的特征,方法可描述同一类事物可做的操作。封装就是把属于同一类事物的共性(包括属性和方法)归并到一个类中,以便使用。
  • 概念:
    封装也成信息隐藏,是指利用抽象数据类型将数据和基于数据的操作封装在一起,使其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独立个体。数据被保护在抽象数据类型内部,尽可能的隐藏内部细节,只保留对外操作的接口与外部进行交互。系统的其他部分只能通过包裹在数据外且被授权的的操作来与这个抽象数据交互。简单来说,用户无需知道对象内部方法的实现,根据对象提供的外部接口访问该对象。
  • 好处
    • 实现了专业的分工。
    • 隐藏信息,实现细节。

继承

  • 理解:
    就是个性对共性的属性与方法的接受,并加入个性独有的属性和方法
  • 概念:
    一个类继承另一个类,则称被集成的类为父类,继承的类为子类
  • 目的:
    实现代码的复用,也就是实现代码的重复使用
  • 详细理解:
    子类与父类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父子关系,在JAVA中子类与父类是一种特殊化与一般化的关系,是is-a的关系。子类是父类更加详细的分类,如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就可以理解为dog is a animal。注意在设计继承的时候,若让某个类能够继承,父类需适当开放访问权限,遵循里氏代换原则(子类可以扩展父类的功能,但不能改变父类原有的功能。),即开--闭原则。
  • 结果:
    • 继承后子类自动拥有父类的属性和方法,但是,父类的私有属性和构造方法不能被继承。
    • 子类可以写自己独有的方法和属性,目的是实现功能的扩展。子类可以复写父类的方法,即方法的重写。

多态

  • 理解:
    多态就是在抽象的层面上实施统一个统一的行为,到具体层面上时,这个统一的行为会因为个体的形态特征而实施自己的特征行为。
  • 概念:
    相同事物,调用其相同方法,参数也相同。但表现的行为不同
  • 详细理解:
    子类以父类的身份出现,但做事情时还是以自己的方法实现。子类以父类身份出现需要向上转型,向上转型是由JVM自动实现,是安全的。但向下转型是不安全的,需要显示转型(强制转换)。子类以父类身份出现时自己的方法和属性不能够使用。
posted @ 2022-04-07 15:13  夏醉浅梦  阅读(2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