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YiDi

导航

 

Inode and Block 概述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储存单位叫“扇区”(sector),每个扇区拥有512字节。

        操作系统从硬盘上读取数据时,不会按照扇区的方式读取,这样读取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由多个扇区的空间组成)。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Block存储文件数据。
       文件数据存储在“块”中,那么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存储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所属用户、文件所属组、文件的类型、文件的权限、文件的创建时间、文件的修改时间、文件的访问时间、文件使用的Block信息、文件的硬链接数、文件的大小等等属性信息。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也叫i节点。
       Inode和Block是文件系统组成的基本核心概念,文件系统是在分区格式化的时候形成的,文件系统负责组织文件在分区上的存放的。

注意:
Inode 不包含文件名。文件名是储存在目录的目录项中。

一个文件必须占用一个inode,至少占用一个 block。

 

 

 

 

 

 

 

 

 

 

 

 目录文件的结构

目录也是一种文件
       每个inode都有一个号码,操作系统用inode号码来识别不同的文件。
文件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引用文件,而是使用inode号码来识别文件。对于文件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文件名是目录的数据。

 

Inode的号码

文件系统访问文件的步骤:

1.用户在目录中看到要访问的文件名
2.通过目录的数据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3.通过inode号码,获取inode信息(文件的元信息)
4.根据inode信息,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读出数据

 

文件系统访问文件的步骤:

1.用户在目录中看到要访问的文件名
2.通过目录的数据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3.通过inode号码,获取inode信息(文件的元信息)
4.根据inode信息,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读出数据

       inode一般为128字节或256字节,每个inode中都记录着文件所使用的block号,每条记录着block号的信息占用4字节。inode中关于block号的记录一共包含有12个直接、1个间接、1个双间接和1个三间接。
       12个直接连接,共占用48字节磁盘空间,包含着12个直接指向block号的信息,若此文件系统默认的block大小为4KB,则仅仅可以指向12*4=48KB大小的文件内容。
       然而我们的文件若较大时,则需要使用到更多的block,肯定要多于12个block,进而有间接、双间接和三间接。
       间接指的是,inode中所记录这4字节的内容,所指向一个block,这个block中存放的不是真是的文件内容,而是真实文件所存放位置的block号信息,若每个block大小为4KB,那么可以存放1024个block号信息,1个间接可以存放的文件大小为1024*4=4096KB
       双间接则可以存放更大的文件内容,即在间接的基础上再进行间接,若此时block大小为默认的4KB,则1个双间接可以存放的文件内容大小为:1024*1024*4=4096MB

       三间接即在双间接的基础上在进行间接,若此时block大小为默认的4KB,则1个三间接可以存放的文件内容大小为:1024*1024*1024*4=4096GB
       也就是说,在一个block大小默认为4KB的文件系统中,一个文件最大存储可以达到48KB+4096KB+4096MB+4096GB,约为4100GB

 

查看文件的inode号码

ls -i 文件名

stat 文件名

 

 删除指定inode号所对应的文件

格式:find./-inum inode 号 -exec rm -i{)\;
示例:当文件名中包含特殊符号时我们可以删除其inode号达到删除文件的目的

 

 

 

查看文件系统的inode与block的信息

df-i设备名(文件系统已挂载时查询,查询inode总数与已用数量)

dumpe2fs-h设备名(文件系统无需挂载)

tune2fs-1设备名(文件系统无需挂载)

 

YUM 简介
       YUM是软件管理仓库,可以完成安装,卸载(生产环境慎用) 自动升级rpm软件包等任务,能够自动查找并解决rpm包之间的依赖关系,并一次安装所有依赖的相关软件包。而无需管理员逐个,手工的去安装每个rpm包,使管理员在维护大量Linux服务器时更加轻松自如。特别是在拥有大量Linux主机的本地网络中,在自己公司架设一台 YUM服务器还可缓解软件安装、升级等对Internet的依赖。
      YUM 前身YUP(YellowdogUpdater,Yellowdoglinux的软件更新器),最初由TSS公司(Terra soft Solutions,INC)使用Python语言开发,后来由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的Linux开发团队进行改进,命名为YUM(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

 

软件源服务器

      源服务器包含存放各种rpm安装包文件的软件仓库(Repository)和仓库数据(Repodata仓库数据是用来收集仓库目录下rpm软件包的头部信息的。


RPM软件包的来源

CentOs发布的RPM包集合

第三方组织发布的RPM 包集合

用户自定义的RPM包集合
       在CentOS7系统的安装光盘中,已针对目录Packages建立好repodata数据,因此只要简单地将整个光盘中的内容通过HTTP或FTP协议进行发对外布,就可以作为软件仓库了。

 

 

 

 

 

 

 

 

 

 EPEL 源地址

CentOS6:
https:/mirrors.aliyun.com epe epel-release-latest-6.noarch.rpm

CentOS7:
https://mirrors.aliyun.com/epel/epel-release-latest-7.noarch.rpm

 

 

 

 

 

 

 

 OSI参考模型7层
物理层---网卡、网线、光纤
数据链路层---交换机  arp  攻击        数据段
网络层 ---路由器                               数据包
传输层 ---防火墙  TCP  UDP            数据帧
会话

表示

应用

1、连接xshell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ifcfg-ens33
2、不会编辑文件
vim a.txt

i
该内容

esc

:wq

 

posted on 2021-09-27 11:09  XiaYiDi  阅读(5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