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误差校正

阵列校正方法及其含义

参数类的阵列校正方法通常可以分为有源校正类自校正类

有源校正通过在控件设置方位精确已知的辅助信源对阵列扰动参数进行离线估计

自校正类方通常根据某种优化函数对空间信源的方位与阵列的扰动参数进行联合估计。

有源校正与自校正的优缺点

有源校正:无需对信号源方位进行估计,所以其运算量较小,因此实际中呗采纳的比较多。但这类校正算法对辅助信号源有较高的精确方位信息的要求,所以当辅助信号的方位信息有偏差时(特别是当阵列扰动与方位有关时),这类校正算法会带来较大的偏差。

自校正:不需要方位已知的辅助信源,而且可以在线完成实际方位估计,所以其校正的精度比较高,但由于误差参数(如阵元相位、阵元位置等)与方位参数之间的耦合和某些病态的阵列结构,参数估计的唯一辨识往往无法保证,更为重要的是参数联合估计对应的高维、多模非线性优化问题带来了庞大的运算量,参数估计的全局收敛性往往无法保证。

 阵列误差的形式

 阵元方向图误差、阵元通道幅相误差、阵元互耦以及阵元位置误差等

阵元方向图误差: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天线加工精度的误差,各阵元的方向图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

阵元通道幅相误差:是一种与方位无关的复增益误差,它通常是由于接收通道内放大器的增益不一致造成的

阵元位置误差:阵列导向矢量是阵列对空间单位功率信源的空间响应,它与阵元的空间位置有密切的关系。(阵元的位置存在扰动)

阵元互耦:阵元间的互耦效应在阵列天线的实际工作中常常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阵列高频工作时,为了防止流型模糊,阵元间的间距较小(对于常用的均匀线阵,其阵元间距应小于0.5倍的波长),阵元间的互耦效应更加明显。

----------------------------------------------------------------------------------------------------------------

引用自《2004——空间谱估计理论与算法》

 
 
 
posted @ 2023-10-11 14:49  什么都没有。  阅读(23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