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主线程:main()方法。
线程分为:用户线程和守候线程(setDaemon)。
 
阻止线程执行:
1、睡眠
Thread.sleep静态方法强制当前正在执行的线程休眠(暂停执行),以“减慢线程”。
线程睡眠的原因:线程执行太快,或者需要强制进入下一轮,因为Java规范不保证合理的轮换。
睡眠的位置:为了让其他线程有机会执行,可以将Thread.sleep()的调用放线程run()之内。
注意:
1、线程睡眠是帮助所有线程获得运行机会的最好方法。
2、线程睡眠到期自动苏醒,并返回到可运行状态,不是运行状态。
 
wait & notify & sleep
wait,notify,notifyAll继续于Object
sleep,yield,join继承于Thread
1:有synchronized的地方不一定有wait,notify
2:有wait,notify的地方必有synchronized.这是因为wait和notify不是属于线程类,而是每一个对象都具有的方法,而且,这两个方法都和对象锁有关,有锁的地方,必有synchronized。
3:如果要把notify和wait方法放在一起用的话,必须先调用notify后调用wait,因为如果调用完wait,该线程就已经不是currentthread了。
4:sleep方法没有释放锁,而wait方法释放了锁
 
 
3、Thread.yield()方法
Thread.yield()方法作用是: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线程对象,并执行其他线程。yield()应该做的是让当前运行线程回到可运行状态,以允许具有相同优先级的其他线程获得运行机会。
 

 4、join()方法 

Thread的非静态方法join()让一个线程B“加入”到另外一个线程A的尾部。在A执行完毕之前,B不能工作。
 
在java线程实现中,针对阻塞状态有做了一定的细分,分为了  BLOCKED ,WAITING,TIMED_WAITING 几种,分别对应等待 进入同步代码块,等待唤醒 ,有时间的等待唤醒几种。
所以总结下来,其实后两种实现(runnable,callable)都是在Thread基础上进行封装的,实际的执行都是靠Thread对象来执行的。java 线程是建立在系统本地线程之上的,通过Thread对象做了一层封装,封装了各个不同平台的细节,提供了统一的API ,Thread之上又做了 Runnable的回调和Callable的回调。
Java线程创建和执行的三种方式最终都是通过Thread来实现的。
 
  • obj.wait()方法将使本线程挂起,并释放obj对象的monitor。只有其他线程调用obj对象的notify()或notifyAll()时,才可以被唤醒。
  • obj.notifyAll()方法唤醒所有该obj对象相关的沉睡线程,然后被唤醒的众多线程开始竞争obj对象的monitor占有权,最终得到的那个线程会继续执行下去,但其他线程还将继续等待。
  • obj.notify()方法是随机唤醒一个沉睡线程。
  • wait,notify和notifyAll只能在同步控制方法或者同步控制块里面使用,
 
调用wait(),notify(),notifyAll()的线程必须要拥有obj实例对象的monitor占有权。
每个对象实例都有一个等待线程队列。这些线程都是等待对该对象的同步方法的调用许可。对一个线程来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进入这个等待线程队列。一个是当其他线程执行同步方法时,自身同时也要执行该同步方法;另一个是调用obj.wait()方法。
当同步方法执行完毕或者执行wait()时,其他某个线程将获得对象的访问权。当一个线程被放入等待队列时,必须要确保可以通过notify()的调用来解冻该线程,以使其能够继续执行下去。
 
wait()与sleep()的区别:
  • sleep()函数是Thread类的静态函数,不涉及到线程间同步概念,仅仅为了让一个线程自身获得一段沉睡时间。sleep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
  • wait函数是object类的函数,要解决的问题是线程间的同步,该过程包含了同步锁的获取和释放,调用wait方法将会将调用者的线程挂起,直到其他线程调用同一个对象的notify方法才会重新激活调用者。
  • 注意,线程调用notify()之后,只有该线程完全从 synchronized代码里面执行完毕后,monitor才会被释放,被唤醒线程才可以真正得到执行权。
 
多核系统上的 Java 并发缺陷模式(bug patterns)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java/j-concurrencybugpatterns/

 

posted on 2018-08-29 15:25  xiaowater  阅读(246)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