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通用程序技术

计算机程序语言、基本程序技术
引擎设计与商业模式
摘要:这篇文章摘自“免费打工仔”在www.gameres.com上的发言,虽然字数不多,但对几个引擎的评价却一语中的。引擎设计与商业模式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朋友都喜欢看国外引擎的代码,并比较引擎之间的优劣。但是你会发现,每种引擎的设计都是于他开发者和用户及其相关,优秀的引擎不仅是设计上的优秀,更重要的是适应自身的商业(社区)模式。在这篇文章里我们着重讨论一下卡马克的Quake 3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02-04 10:10 X Peng 阅读(781) 评论(0) 推荐(0)

运筹帷幄
摘要:2001年,怀着要考研又要工作的矛盾心理,我进入一家通信公司。如人所料,第一个接手的实践项目就和网络有关! 公司要我用红外设备协议搞网络的应用层服务,也就是要在红外线传输上实现HTTP,FTP等互联网应用服务,当时在没有任何资料给我的情况下可把我弄傻眼了。从网上挖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有关IRDA的资料下来瞎搞,结果搞了几天才让两个红外串行设备工作,不过我心头明白这是Windows人家自己支持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04-17 14:07 X Peng 阅读(254) 评论(0) 推荐(0)

初生牛犊不怕虎
摘要:可能每个程序员都一样,打开一扇窗户之后,往往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窥窗外美景。如果说“网络飞车”是一个小孩和Windows嬉戏过程中挖出的一大堆难看大杂烩,那么转眼功夫,这个兴奋的小孩就想试图去驾驭这个庞然大物了,虽然最后仅仅只抓住了它的一根毛。 2000年9月的样子,我试着制作了一个叫“端口卫士”的程序,希望能了解机器各端口的情况,看看开放的端口是否与设定的一致,看看有哪些新的端口被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04-17 13:20 X Peng 阅读(212) 评论(0) 推荐(0)

打开那扇窗
摘要:大二的时候,《电脑报》和《电子报》已经看了许多年,记下了不少卡片,收集了不少大杂烩(也就是报上小栏目经常更新的各种Windows小特性,小窍门)以及一些空洞的灵感。大三后期,我怀着好奇进入Windows编程,正好,这么多杂烩在Hello World的尾声派上了各种用场。2000年,我开始进入Windows编程领域,这应该算是我第一次技术飞跃吧。 2000年7月,我独自开发的软件“网络...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04-17 12:53 X Peng 阅读(279) 评论(0) 推荐(0)

忘却的纪念
摘要:大三的时候为DSP课程完成了两个演示程序,当时,全班半数同学将源代码复制,把姓名学号改为自己后上交为设计结果。鉴于这两个程序为本班的作业版本统一而作出的巨大贡献,也是我个人首次能够见人的程序,故留于此,以兹纪念。 由于它们被设定为在DOS下的图形模式,所以我没有能够截到屏幕图形。 DSP LPF Viewer Demo v1.0 (源代码,TC2.0编译) 该程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04-17 12:46 X Peng 阅读(283) 评论(0) 推荐(0)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