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AI 技术蓬勃发展,低代码平台与之融合成为趋势,不过实际应用中是利弊共存,值得深入探讨。
在融合方面,不少低代码平台受底层框架局限,与 AI 融合存在问题。虽说其 AI 能用自然语言等生成页面,在简单场景有帮助,但碰上复杂业务逻辑,像复杂算法、独特交互或与第三方系统深度集成时,AI 生成的代码常需大量手动修改,甚至无法实现功能,得额外开发,这让开发工作量和难度大增。
性能上,低代码平台的 AI 功能对比传统编码有不足。处理大量实时数据、复杂运算或多用户请求时,AI 生成代码运行效率低,会使页面加载变慢、响应时间变长,影响用户体验。而且多数平台不能可视化修改代码,限制了开发灵活性。
然而,平台对 AI 功能的发挥很关键。若能整合资源,AI 助手可凭借对组件特性等的解析,制定合理调用策略,像搭建用户登录界面时自动匹配组件,以此提升开发效率。
Joker 可视化开发平台在低代码与 AI 融合上表现出色。它采用面向对象与组件化编程,方便构建各类界面;框架扩展性强,能应对多元业务场景;组件库丰富,可减少开发工作量;开发工具完备且响应灵敏;自带低代码平台降低门槛,便于更多人参与开发。
总之,低代码 + AI 虽有不足,但前景广阔,期待后续融合更成熟,更好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