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同文”为鉴:OFD-H建立医疗文书大一统

【都昌电子病历编辑器—纯前端结构化文本编辑器】

██ 前言

  两千年前,秦始皇实行“书同文”,将六国文字归于一统,华夏文明才走上正轨。直到今天所有的中国人都要感谢秦始皇的英明政策。而今中国HIT领域中病历文书管理的现状,恰似当年战国时期文字体系的混乱,格式纷杂如齐楚异体,信息孤岛宛若诸侯割据。但新出现的OFD-H则有望成为秦始皇,可以据此实现中国医院病历文书领域的“书同文”,统一病历文书归档文件格式,有望解决一些长期困扰HIT行业的老大难问题。

██ 现状

  由于各种原因,无论在医院内部还是医院之间,各种系统中的病历文书存储格式纷杂,互不兼容。使得甲方在新旧系统切换、互联互通等项目中耗费大量的精力来处理病历文书存储格式的相互转换,而且经常来回折腾。这是一个广泛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 OFD-H简介

  2025年6月20号在北京召开的《智慧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国家卫健委隆重介绍了OFD-H标准。OFD-H(Open Fixed-layout Document for Healthcare,医疗健康开放版式文档)是一种专门针对医疗健康领域电子文档的格式标准,基于国产版式文档标准OFD(Open Fixed-layout Document)扩展而来,旨在解决医疗文书(如电子病历、检查报告、处方等)的结构化存储、安全传输和法律效力问题。

  笔者个人认为OFD-H是在OFD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内置微型数据库。OFD用于展示和打印,而内置的微型数据库用于存储结构化数据。而且结构化数据和展示的内容密切相关。

  笔者认为,OFD-H有望成为HIT医疗文书中的秦始皇,原因如下:

  第一,OFD-H是国家卫健委推荐的病历文书存储和交换的统一文件格式。是下一代《智慧医疗评级》中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各级卫健委和医院对支持OFD-H容易达成共识。

  第二,OFD-H是市场中立的,不依赖于具体的厂商,各个厂商对支持OFD-H容易达成共识。

  第三,相对于之前的曲高和寡的CDA格式,OFD-H更接地气,更容易得到广大市场主体的理解和支持。

  第四,OFD已经在中国党政军等其他IT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技术成熟,久经考验。

  在各个市场主体达成共识,技术成熟等条件下,OFD格式在HIT行业中快速普及是可预见的,有望成为秦始皇,完成中国HIT领域中的书同文,实现大统一的病历文书存储格式。

██ 流-版-签

  为了实现基于OFD-H的“书同文”,一种可选的落地方式就是实现“流-版-签”,实现可信的病历文书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应用。

  所谓的“流-版-签”就是“流式文档自由编辑-版式文档固化结果-电子签名锁定”,大体是三个步骤:

  第一步,流式文档自由编辑:流式文档就是类似MS WORD、RTF、HTML等文档,其内容排版是依据当前软件运行环境动态计算出来的,文件只存储文档的内容和样式设置,不存储排版后的坐标信息。不同的流式排版软件之间可能不兼容,需要进行格式转换。在HIT领域最常见的就是使用电子病历编辑器来写各种病历文书、护理文书、检查检验报告单等等。

  第二步,版式文档固化:流式文档编辑完成并归档,需要将其转换为版式文件,比如OFD-H或者PDF文件,将最终的排版效果完全的固定下来,在不同的软件环境中版式文件呈现完全一致的显示和打印结果。需要注意,基于已有的PDF文件只能转换为OFD文件,而丢失“-H”。而要获得OFD-H文档,最好要得到病历编辑器的原生支持,否则需要补录大量的额外的信息。

  第三步,电子签名锁定:笔者发现,在不少人的印象中,PDF、ODF等版式文件的内容是不可修改的。在此提示:版式文件的内容是可以再次编辑和修改的。此时需要在版式文件中加上电子签名,以进行数据的确权、锁定,可进行签名验证和篡改检测。实现可信操作。

  当实现了“流-版-签”,医院就很容易做到无纸化,院内或区域内的病历文书数据互联互通也就不那么费力了。

  更进一步的,我们可以实现“数-版-签”。这里的“数”是指业务数据,包括处方数据、医嘱数据、费用数据、护理采集的体温心率脉搏等生理数据,还有其他各种业务数据。软件将业务数据套用模板转换为版式文件,然后进行数据签名,实现更大内涵的无纸化和互联互通。

██ 基于“文件”的数据接口

  当实现“流-版-签”和“数-版-签”后,业务系统对外的数据接口提供的不是自制格式的数据包,而是标准的OFD-H文件,实现了基于“文件”的数据接口。这就革新了当前应用系统数据接口的应用模式。此时整个IT系统将分为两块:

  第一块是业务系统,除了完成自身业务逻辑外,还将需要固化归档的数据打包为OFD-H文件发给OFD-H文件服务器。比如护理系统将三测单数据打包成一个OFD-H文件,既提供可视化呈现样式,也包含了原始的结构化数据。

  第二块是OFD-H文件服务器,它具有以下功能:1,接受来自业务系统OFD-H文件;2,对OFD-H文件进行电子签名和验签;3,对外分发共享OFD-H文件;4:自动脱敏等其他操作。OFD-H文件服务器实现了一种基于OFD-H的数据总线,创造了全新的数据集成的新模式。

  这种模式下,业务系统和OFD-H文件服务器是松耦合的,对现有系统改造不大,容易推广实施。

  由于OFD-H文件包含结构化信息,同时支持人机阅读。因此基于OFD-H文件足以建立起数据统计分析的功能,还能省掉数据清洗的工作,这也对后期的AI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基于OFD-H的数据交互会降低运行效率,但能提升开发效率。在当前,开发效率优先级高于运行效率,因此OFD-H数据总线总体拥有成本低。

██ OFD-H可能的应用场景

对于卫健委政府主管部门:通过统一的OFD-H文件格式,让各个医院统一步伐,减少实现互联互通的成本。

对于医院:实现开源节流,开源方面:专门设计的OFD - H文件可实现自动脱敏,便于将病历文档转化为数据资产以开展对外服务。节流方面:采用统一的OFD - H文件存储格式进行归档,能够降低临床数据中心的建设与维护成本,并且有利于实现无纸化办公,从而减少打印耗材的使用。

对于患者:可以实现便携式私人病历夹,可以将病历数据、检查检验报告、体检报告等各种医疗卫生服务记录以OFD-H格式导入到患者的私有数据空间(手机或云磁盘),方便自己查看和异地就医。

对于医生:可以实现高效病历调阅与协同工作,医生通过统一的OFD-H格式,能够快速调阅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的病历数据,无论是在院内会诊还是远程医疗场景下,都能更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病史,提升诊断效率和准确性。同时,OFD-H支持的结构化数据存储,也有助于医生进行数据分析和科研工作,促进医疗经验的积累和传承。

██ 我们的工作

  这是我们南京都昌公司在OFD-H中的工作原理图:

 图片1

 

  针对“流-版-签”的模式,我们南京都昌公司的病历编辑器新增了“流版一体化”的功能,利用OFD-H文件的可扩展性,将都昌编辑器自定义的流式排版信息直接内嵌到OFD-H文件中,使得都昌编辑器能直接加载编辑和保存OFD-H文件,并已推荐给友商作为默认文件格式,而且这种OFD-H文件支持自动脱敏等高级功能。应用系统只需要完成后续的“签”的操作,能减少系统改造工作量。

  目前全国已有数百家HIT软件公司、数万家医院在使用都昌编辑器,经过升级后医院就能获得OFD-H能力,这有利于OFD-H文件格式的快速推广和普及。让卫健委、医院和患者获益。

██小结  

  昔秦始皇书同文,奠定华夏两千年文明繁荣的根基;而今若基于OFD-H技术实现了HIT的“书同文”,则为全国范围内的数据互联互通打下坚实基础,并为AI时代提供了优质的数据燃料。每一个OFD-H文件的生成,都是向“使民无纸桎梏之苦,医有数据万里之通”理想的迈进,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这个美好的前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

posted on 2025-10-21 10:17  袁永福 电子病历,医疗信息化  阅读(175)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