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use推荐和kde活动

关于opensuse

下面是一些参考内容:

1、opensuse桌面介绍

2、kde的活动/activity介绍,非常强大下面我还会说明,这个来自台湾

3、opensuse里的输入法

4、opensuse安装,这个比较老了,可以参考。

建议下载dvd,直接找一个4g以上的u盘,用utraiso打开下载的iso文件后,刻到u盘安装,可能要

等20多分,这和u盘的速度有关。

安装到“安装设置”时,选择下面我标记的“更改”,可以选择安装额外的软件,建议把开发、帮助勾上。

5、opensuse新手指南

6、opensuse wiki教学文章,建议和上面的新手指南互相参考

7、openSUSE 谍照三:去而复归:一个发行版的传说下面这幅linux发行版善恶取自此文。

 

我折腾过很多Linux,最先接触的是YLMF 3.0,感觉很好,后里YLMF推出了自家的打包体系

ypk,与常用的deb和rpm不兼容,我便放弃了。不过后来有人开发了rpm和deb转ypk的工具

这就是后话了。后来是Ubuntu10.04、RedHat9.0,RedHat9.0自带了很多工具倒是很方便的。

接着是Ubuntu11.04,这次Ubuntu采用了Unlity,由于不习惯放弃了,不过后来Ubuntu还是

坚持Unlity,而且决定自己开发linux的显示后端,遭到了社区很多人的反对,不过我觉得很好。

Ubuntu还开发了自己的sdk(软件开发包),让开发人员更方便的开发软件,其实这个我第一次

在linux下写代码时就有这个想法了,win有win sdk,linux下也有但都比较分散,往往要用到很多

库。

后来还折腾了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感觉深度linuxdeepin做的还不错,开发了自己的桌面

环境,还有些实用的小工具。不过不知为什么,我用linuxdeepn里的浏览器上网时2分钟左右

才打开一个网页,(应该是个别原因不是linuxdeepin的问题)我实在受不了,只好换了。后来

发现学校新买的曙光服务器用的是suse企业版,用了一下还不错,特别是它的输入法和设置,

于是我便换opensuse了。

下面说一下选择opensuse的几个理由:

1、炫目的桌面和强大的yast2配置工具,有图为证

 

2、采用rpm包管理,可以用一个命令來安装本地和网上的软件,支持增量更新。

采用deb的发行版就不行了,安装网上的软件和本地的软件要用两个命令,而且不支持增量更新。

3、可以节约网络流量。

相同的软件使用用rpm包的体积比deb更小,所以我们可以更快的安装软件。

4、可以使用最新的软件和内核,我发现opensuse里的软件好多都比deb系列的新

5、obs(开放编译服务),我感觉这个比git还牛,因为可以直接在服务器上编译你的软件,而且是open

的,即免费使用同时支持其它版本的linux,比ubuntu的ppa只支持自己强多了。

6、云计算和虚拟化,这个我不会,也没折腾。

关于kde活动/kde activity

上面的视频2,可能没介绍新建“活动”的方法,下面我大概说一下。

按“win+q”,注意“win”健在linux下被称为“super或meta”,这里仍然称作“win”

点击创建活动可以新建一个活动,切换到新活动时可以关闭其它的活动,点击

“扳手”可以设置。下图表示我在“Desktop”活动里,其中“开发活动”还在运行,可以

点击“方块”按钮停止;“Desktop Icons”活动已经停止,可以启动或删除。但是不能

停止/删除当前的活动,只能切换/启动新的活动后才能停止原有的活动。

活动会自动保存自己的状态,但这需要应用程序的支持,kde自带的程序都支持。

你关机时不用关闭你的程序,活动会把它们的状态保存起来,在开机时自动打开到

你关机前的状态。你可能回或这没什么吗?win的睡眠也一样,非也。win的睡眠

只是把内存保存到硬盘里了,而活动并非如此(具体了原理我也不知道)。

而且我们可以建很多活动,然后使用”win+tab“建来切换活动,非常强悍!

展示一下我的开发活动,部分截图

其中上面两个是”便笺“部件,下面是”文件夹视图“部件。可以按”win+q“后选择右上角的添加部件

然后直接搜索中文。文件夹视图可以点击”扳手“设置显示拿里的文件夹。把活动创建完成后还可以

点击桌面右上角活动标题,出来的菜单里选中锁定部件就可以把桌面的部件锁定。

 

posted @ 2013-04-28 17:45  半山th  阅读(57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