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综合实验 - 详解

一.实验拓扑

二.实验需求

1. R4 为 ISP,仅配置 IP 地址,与直连设备使用公有 IP

需求分析

  • R4 是模拟的 ISP 路由器,不参与动态路由协议(如 OSPF),仅负责提供连接。
  • R4 与其他设备(如 R3、R12)之间的链路使用公有 IP 地址,模拟公网环境。
  • R4 的环回地址(如 4.4.4.4)需要被全网访问,因此得确保其他设备能通过路由找到该地址。

实现逻辑

  • 在 R4 上配置接口 IP 地址,但不启用任何动态路由协议。
  • 其他设备(如 R3、R12)需通过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如 OSPF)将 R4 的环回地址注入路由表。

2. R3-R5、R6、R7 为 MGRE 环境,R3 为中心站点

需求分析

  • MGRE(多点 GRE)是一种隧道技术,允许多个分支站点凭借一个中心站点(R3)通信。
  • R3 作为中心站点,R5、R6、R7 作为分支站点,通过 GRE 隧道连接到 R3。
  • MGRE 环境需要支持动态路由协议(如 OSPF),以完成分支站点之间的通信。

实现逻辑

  • 在 R3 上安装 MGRE 隧道接口,并指定源接口(如连接 R4 的接口)。
  • 在 R5、R6、R7 上配置 GRE 隧道接口,指向 R3 的公有 IP 地址。
  • 在 MGRE 隧道接口上启用 OSPF,确保分支站点之间允许学习路由。

3. 整个 OSPF 环境 IP 基于 172.16.0.0/16 划分;R12 有两个环回,其他路由器均有一个环回 IP

需求分析

  • OSPF 的路由环境基于 172.16.0.0/16 网段划分,确保 IP 地址规划合理。
  • R12 有两个环回接口(如 172.16.12.1/32 和 172.16.12.2/32),其他路由器各有一个环回接口(如 R3 的环回为 172.16.3.3/32)。
  • 环回地址用于测试路由可达性和 OSPF 邻居关系。

实现逻辑

  • 为每个路由器的环回接口分配唯一的 IP 地址,并在 OSPF 中宣告。
  • 确保 OSPF 的网络划分清晰,避免 IP 地址冲突。

4. 所有设备均可访问 R4 的环回

需求分析

  • R4 的环回地址(如 4.4.4.4)需要被全网访问,包括 OSPF 环境中的所有路由器。
  • 由于 R4 不参与 OSPF,要求通过其他方式(如静态路由或默认路由)将 R4 的环回地址注入 OSPF 环境。

实现逻辑

  • 在 R3 和 R12 上配置静态路由,指向 R4 的环回地址。
  • 在 OSPF 中依据默认路由注入(如 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或静态路由重分发,使其他设备能够访问 R4 的环回。

5. 减少 LSA 的更新量,加快收敛,保障更新安全

需求分析

  • OSPF 的 LSA(链路状态通告)更新量过大可能导致网络性能下降。
  • 通过加快收敛速度能够减少网络故障时的恢复时间。
  • 保障更新安全可以通过 OSPF 认证实现,防止非法路由器注入错误路由。

实现逻辑

  • 减少 LSA 更新量
    • 应用 OSPF Stub 区域或 Totally Stub 区域,减少外部路由的传播。
    • 在 MGRE 环境中,将 R3 作为 ABR(区域边界路由器),过滤不必要的 LSA。
  • 加快收敛
    • 调整 OSPF 计时器(如 Hello 和 Dead 时间)。
    • 使用 BFD(双向转发检测)加速故障检测。
  • 保障更新安全
    • 启用 OSPF 认证(如 MD5 认证),确保只有合法路由器可以参与 OSPF。

6. 全网可达

需求分析

  • 所有设备(包括 OSPF 环境中的路由器和 R4)之间需要能够互相通信。
  • 需要确保路由表完整,没有黑洞路由。

实现逻辑

  • 通过 OSPF 学习内部路由,通过静态路由或默认路由访问外部网络(如 R4 的环回)。
  • 使用ping测试全网可达性。

三.实验思路

1. 网络拓扑角色划分

  • R4:模拟 ISP,仅配置 IP 地址,不参与动态路由。
  • R3:MGRE 中心站点,连接 R5、R6、R7,并作为 OSPF 的核心路由器。
  • R5、R6、R7:MGRE 分支站点,通过 GRE 隧道与 R3 通信。
  • R12:连接 R4,拥有两个环回接口,参与 OSPF。
  • 其他路由器:各有一个环回接口,参与 OSPF。

2. IP 地址规划

  • IP:R4 与直连设备(如 R3、R12)之间使用 IP
  • IP:OSPF 环境基于 172.16.0.0/16 划分,包括环回接口和 GRE 隧道接口。
  • 172.16.0.0/16
  • 172.16.0.0/19----area0
  • 172.16.0.0/24----骨干
  • 172.16.0.0/30----R3-R4
  • 172.16.0.4/30----R4-R6
  • 172.16.0.8/30----R4-R7
  • 45.0.0.0/30----R4-R5
  • 100.1.1.0/24----R5环回
  • 172.16.32.0/19----area1
  • 172.16.32.0/24----R1
  • 172.16.33.0/24----R2
  • 172.16.34.0/24----R3
  • 172.16.35.0/24----骨干
  • 172.16.35.0/29
  • 172.16.64.0/19
  • 172.16.64.0/24
  • 172.16.66.0/30
  • 172.16.65.0/24
  • 172.16.66.4/30
  • 172.16.65.0/24

  • 172.16.96.0/24----R7环回
  • 172.16.98.0/30----R7-R8
  • 172.16.97.0/24----R8环回
  • 172.16.98.4/30----R8-R9
  • 172.16.128.0/24----R9环回
  • 172.16.130.0/30----R9-R10
  • 172.16.129.0/24----R10环回
  • 3. 路由协议选择
  • MGRE 环境:使用 GRE 隧道 + OSPF 实现分支站点与中心站点的通信。
  • OSPF 优化
    • 划分区域(如 Area 0 为骨干区域,其他区域为 Stub 区域)。
    • 调整 OSPF 计时器(Hello 和 Dead 时间)以加快收敛。
    • 启用 OSPF 认证以保障更新安全。

四.实验步骤

配置IP地址同时进行OSPF宣告

PS:R4的S接口是连接公网的,不可宣告!

R1

R2

R3

R4

ISP

R6

R7

R8

R9

R10

R11

R12

OSPF配置

在各个路由器上进行OSPF配置,由于area 4 是远离骨干的特殊区域所以不能直接进行宣告,且由于area 3需要进行优化,所以让R9成为ASBR设备进行双向重发布(不使用Vink是因为使用Vink可能会产生换路疑问,且area 3必须优化),在配置R12时顺便将RIP同时进行配置与宣告。

R1

[r1]ospf 1 router-id 1.1.1.1
[r1-ospf-1]a 1
[r1-ospf-1-area-0.0.0.1]network 172.16.32.1 0.0.0.0

[r1-ospf-1-area-0.0.0.1]network 172.16.35.1 0.0.0.0

R2

[r2]ospf 1 rou
[r2]ospf 1 router-id 2.2.2.2
[r2-ospf-1]a 1
[r2-ospf-1-area-0.0.0.1]network 172.16.33.1 0.0.0.0
[r2-ospf-1-area-0.0.0.1]network 172.16.35.2 0.0.0.0

R3

[r3]ospf 1 rou
[r3]ospf 1 router-id 3.3.3.3
[r3-ospf-1]a 1
[r3-ospf-1-area-0.0.0.1]network 172.16.35.3 0.0.0.0
[r3-ospf-1-area-0.0.0.1]network 172.16.34.1 0.0.0.0

[r3-ospf-1-area-0.0.0.0]network 172.16.0.1 0.0.0.0

R4

[r4]ospf 1 router-id 4.4.4.4
[r4-ospf-1]a 0
[r4-ospf-1-area-0.0.0.0]network 172.16.0.2 0.0.0.0
[r4-ospf-1-area-0.0.0.0]network 172.16.0.5 0.0.0.0

[r4-ospf-1-area-0.0.0.0]network 172.16.0.9 0.0.0.0

R6

[r6]ospf 1 router-id 6.6.6.6
[r6-ospf-1]a 0
[r6-ospf-1-area-0.0.0.0]network 172.16.0.6 0.0.0.0
[r6-ospf-1-area-0.0.0.2]network 172.16.66.1 0.0.0.0

[r6-ospf-1-area-0.0.0.2]network 172.16.64.1 0.0.0.0

R7

[r7]ospf 1 router-id 7.7.7.7
[r7-ospf-1]a 0
[r7-ospf-1-area-0.0.0.0]network 172.16.0.10 0.0.0.0
[r7-ospf-1]a 3

[r7-ospf-1-area-0.0.0.3]network 172.16.96.1 0.0.0.0

[r7-ospf-1-area-0.0.0.3]network 172.16.98.1 0.0.0.0

R8

[r8]ospf 1 router-id 8.8.8.8
[r8-ospf-1]a 3

[r8-ospf-1-area-0.0.0.3]network 172.16.98.2 0.0.0.0

[r8-ospf-1-area-0.0.0.3]network 172.16.97.1 0.0.0.0

[r8-ospf-1-area-0.0.0.3]network 172.16.98.5 0.0.0.0

R9

[r9]ospf 2 router-id 9.9.9.9

[r9-ospf-2]area 4

[r9-ospf-2-area-0.0.0.4]network 172.16.128.1 0.0.0.0

[r9-ospf-2-area-0.0.0.4]network 172.16.130.1 0.0.0.0

R10

[r10]ospf 1 router-id 10.10.10.10

[r10-ospf-1]a 4

[r10-ospf-1-area-0.0.0.4]network 172.16.129.1 0.0.0.0

[r10-ospf-1-area-0.0.0.4]network 172.16.130.2 0.0.0.0

R11

[r11]ospf 1 router-id 11.11.11.11

[r11-ospf-1]a 2

[r11-ospf-1-area-0.0.0.2]network 172.16.65.1 0.0.0.0

[r11-ospf-1-area-0.0.0.2]network 172.16.66.5 0.0.0.0

R12

[r12]ospf 1 router-id 12.12.12.12

[r12-ospf-1]a 2

[r12-ospf-1-area-0.0.0.2]network 172.16.66.6 0.0.0.0

[r12-rip-1]ver 2

[r12-rip-1]network 10.0.0.0

检查OSPF邻居

R1

R2

R3

R4

R8

R9

R10

R12

连通性测试

由于该实验设备太多,不展示所有设备的测试

R1pingR3的环回

R3pingR6的环回

配置缺省路由

R4

在R4上设置一条0.0.0.0的缺省路由指向R5的 4/0/0方向

[R4]ip route-static 0.0.0.0 0 45.0.0.2

否可通,可通则没问题就是通过pingR5的环回检测

OSPF优化部分

路由汇总

域间路由汇总

因为域间路由汇总是针对骨干区域(area 0)的优化,所以配置域间路由汇总的应该是与area 0直连(直接相连的)的区域,即区域1、2、3;那么则在这三个区域的ABR上进行配置:

Area 1的ABR

[r3]ospf 1

[r3-ospf-1]a 1 ---配置路由汇总在区域1做的原因是因为R3上的明细路由是利用区域1的1/2类LSA学到的

[r3-ospf-1-area-0.0.0.1]abr-summary 172.16.64.0 255.255.224.0

Area 2的ABR

[r6]ospf 1

[r6-ospf-1]a 2

[r6-ospf-1-area-0.0.0.2]abr-summary 172.16.64.0 255.255.224.0


Area 3的ABR

[r7]ospf 1

[r7-ospf-1]a 3

[r7-ospf-1-area-0.0.0.3]abr-summary 172.16.96.0 255.255.224.0

查表

在R4上查OSPF表,发现三个区域已经汇总

域外路由汇总

非直连的远离骨干区域则为域外路由汇总

RIP区域的ASBR

[r12]ospf 1

[r12-ospf-1]asbr-summary 10.1.0.0 255.255.252.0

OSPF 2区域的ASBR

[r9]ospf 1

[r9-ospf-1]asbr-summary 172.16.128.0 255.255.224.0

查表

在R4上查OSPF表,发现RIP区域和OSPF 2区域都已汇总

做特殊区域

区域1可以做成完全末梢区域、区域2可以做成完全NSSA区域、区域3也许可做成完全NSSA区域、区域4则不能做特殊区域(因为区域4上ospf 2的骨干区域骨干区域不能做成特殊区域!!!

Area 1

----- R1 -----
[r1]ospf 1
[r1-ospf-1]a 1
[r1-ospf-1-area-0.0.0.1]stub


----- R2 -----
[r2]ospf 1
[r2-ospf-1]a 1
[r2-ospf-1-area-0.0.0.1]stub


----- R3 -----
[r3]ospf 1
[r3-ospf-1]a 1
[r3-ospf-1-area-0.0.0.1]stub no-summary

Area 2

----- R6 -----
[r6]ospf 1
[r6-ospf-1]a 2
[r6-ospf-1-area-0.0.0.2]nssa no-summary


----- R11 -----
[r11]ospf 1
[r11-ospf-1]a 2
[r11-ospf-1-area-0.0.0.2]nssa


----- R12 -----
[r12]ospf 1
[r12-ospf-1]a 2
[r12-ospf-1-area-0.0.0.2]nssa

Area 3

----- R7 -----
[r7]ospf 1
[r7-ospf-1]a 3
[r7-ospf-1-area-0.0.0.3]nssa no-summary


----- R8 -----
[r8]ospf 1
[r8-ospf-1]a 3
[r8-ospf-1-area-0.0.0.3]nssa


----- R9 -----
[r9]ospf 1
[r9-ospf-1]a 3
[r9-ospf-1-area-0.0.0.3]nssa

查表

在R2/12/9上

做完特殊区域后的缺省下放

在R9上下放缺省(OSPF 2)

----- R9 -----
[r9]ospf 2
[r9-ospf-2]default-route-advertise

下放完毕,我们在R10上查看是否有缺省路由

有,则下方成功

但因为有了缺省,R10能凭借缺省获取R9的所有路由,所以R9上的一个重发布就不用执行了,故大家undo一下

[r9-ospf-2]undo import-route ospf 1

在R4上下放缺省

目前大家做完了私网的所有包括优化,所以我们可以正式下放缺省路由了

[r4]ospf 1
[r4-ospf-1]default-route-advertise

那么这样对于与R4直连的区域而言,就有了缺省,下面举例R3的查表:

加快收敛配置

修改network-type类型

加快收敛操作即把此图的多个两个端点链路修改成P2P类型,如遇一点对多点,则修改为P2MP类型即可,因为P2P不需要选举DR和BDR,这样即可加快收敛

----- R3-R1/2 -----
[r3]int g0/0/0
[r3-GigabitEthernet0/0/0]ospf network-type p2mp
[r1]int g0/0/0
[r1-GigabitEthernet0/0/0]ospf network-type p2mp
[r2]int g0/0/0
[r2-GigabitEthernet0/0/0]ospf network-type p2mp


----- R3-R4 -----
[r3]int g0/0/1
[r3-GigabitEthernet0/0/1]ospf network-type p2p
[r4]int g0/0/1
[r4-GigabitEthernet0/0/1]ospf network-type p2p


----- R4-R6 -----
[r4]int g0/0/2
[r4-GigabitEthernet0/0/2]ospf network-type p2p
[r6]int g0/0/1
[r6-GigabitEthernet0/0/1]ospf network-type p2p


----- R4-R7 -----
[r4]int g0/0/0
[r4-GigabitEthernet0/0/0]ospf network-type p2p
[r7]int g0/0/0
[r7-GigabitEthernet0/0/0]ospf network-type p2p


----- R6-R11 -----
[r6]int g0/0/0
[r6-GigabitEthernet0/0/0]ospf network-type p2p
[r11]int g0/0/0
[r11-GigabitEthernet0/0/0]ospf network-type p2p


----- R11-R12 -----
[r11-GigabitEthernet0/0/0]int g0/0/1
[r11-GigabitEthernet0/0/1]ospf network-type p2p
[r12]int g0/0/0
[r12-GigabitEthernet0/0/0]ospf network-type p2p


----- R7-R8 -----
[r7]int g0/0/1
[r7-GigabitEthernet0/0/1]ospf network-type p2p
[r8]int g0/0/0
[r8-GigabitEthernet0/0/0]ospf network-type p2p


----- R8-R9 -----
[r8-GigabitEthernet0/0/0]int g0/0/1
[r8-GigabitEthernet0/0/1]ospf network-type p2p
[r9]int g0/0/0
[r9-GigabitEthernet0/0/0]ospf network-type p2p


----- R9-R10 -----
[r9]int g0/0/1
[r9-GigabitEthernet0/0/1]ospf network-type p2p
[r10]int g0/0/0
[r10-GigabitEthernet0/0/0]ospf network-type p2p

修改hello时间

改完network-type后确实加快了收敛,但是P2P和P2MP类型的hello时间和dead时间是比ospf原本的要长的,所以为了做完加快收敛的要求,大家还要修改其hello与dead时间(但修改只用改hello时间,因为dead时间随hello时间变化,无需修改)

由于修改hello时间的配置思路与上面的“修改network-type类型”思路类似,所以这里就只展示R3-R1/2区域的修改配置指令,其余路由器安装同理,不做赘述

----- R3-R1/2 -----
[r1]int g0/0/0
[r1-GigabitEthernet0/0/0]ospf timer hello 10 -- hello时间统一修改成10s,如还想再快,缩短时间即可
[r2]int g0/0/0
[r2-GigabitEthernet0/0/0]ospf timer hello 10
[r3]int g0/0/0
[r3-GigabitEthernet0/0/0]ospf timer hello 10

设置OSPF认证

一般情况下,ospf的认证只在骨干区域0调整即可,故大家在此只配置区域0的

----- Area 0 -----
[r4]ospf 1
[r4-ospf-1]a 0
[r4-ospf-1-area-0.0.0.0]authentication-mode md5 1 cipher 123456

[r3]ospf 1
[r3-ospf-1]a 0
[r3-ospf-1-area-0.0.0.0]authentication-mode md5 1 cipher 123456

[r6]ospf 1
[r6-ospf-1]a 0
[r6-ospf-1-area-0.0.0.0]authentication-mode md5 1 cipher 123456

[r7]ospf 1
[r7-ospf-1]a 0
[r7-ospf-1-area-0.0.0.0]authentication-mode md5 1 cipher 123456

保障更新安全

配置NAT

配置NAT来访问外网环境

[r4]acl 2000
[r4-acl-basic-2000]rule permit source 172.16.0.0 0.0.255.255

[r4]int s4/0/1
[r4-Serial4/0/1]nat outbound 2000

R1pingISP

R10的环回上进行ping测试

都可通,则配置无误

至此,整个OSPF综合实验配置完毕。

posted @ 2025-08-05 13:55  wzzkaifa  阅读(23)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