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系统科学方法概论》中,绪论引入了系统科学方法,简单介绍了什么是系统科学、系统科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功能 在什么是系统科学中介绍了系统科学的内容与特征,第一部分介绍了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系统科学,即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它又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2-29 22:17 時肆 阅读(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在《系统科学方法概论》的第五章中,自组织系统的演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自组织的形成、发展和演进等阶段。 在自组织的形成阶段,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开始显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逐渐变得有序;在自组织的发展阶段,系统通过不断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调整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提高自身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2-29 15:45 時肆 阅读(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对于我来说,计算机控制方法不仅是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更是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工具。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了解到计算机控制方法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应用。在智能家居领域,计算机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控制,提高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在自动驾驶领域,计算机控制方法可以实现车辆的自主驾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2-29 15:39 時肆 阅读(1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在阅读第三章中,让我知道了信息方法是一种研究方法,它运用信息的概念,将系统的运动过程看作是信息的传递和转换过程。这种方法完全撇开系统的具体运动形式,而是关注系统如何通过获取、传递、运用和存储信息来实现其目的。信息方法的特点是以信息为基础,从信息的整个流程进行综合考察,以获得对系统的整体性认识。这种方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2-29 15:35 時肆 阅读(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在阅读《系统科学方法概论》的第二章后,我认为在阅读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或方法,而是一种全面、系统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哲学。 我认为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复杂的概念,使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和应用。这不仅增强了我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为我提供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的灵感。 在当今社会,我们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2-29 15:33 時肆 阅读(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在阅读《系统科学方法概论》的第一章后,我深感启发。 首先,我被书中对系统科学的定义和范围的阐述所吸引。系统科学不仅是对单个系统的研究,更是对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系统的研究。 其次,书中提到的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等,让我对这些理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些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2-29 15:25 時肆 阅读(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在阅读《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第十二章后,我对程序的性能优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这一章介绍了程序性能优化的方法和技巧,让我认识到了性能优化对于提升程序效率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性。 在这一章中,我学到了算法和数据结构的优化、代码优化、多线程和并发处理等。通过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可以大大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2-29 15:20 時肆 阅读(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在阅读了《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第十一章后,我明白了支撑硬件输入输出是IN指令和OUT指令。IN指令通过指定端口号的端口输入数据,并将其存储在CPU内部的寄存器中。OUT指令则是把CPU寄存器中存储的数据输出到指定端口号的端口。 IRQ是暂停正在运行的程序并跳转到其他程序运行的必要机制。假如有多个外围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2-29 15:15 時肆 阅读(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在阅读《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这本书的第十章后,我对汇编语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程序的实际构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汇编语言编写的指令可以被转换为计算机可以直接执行的本地代码,这让我对程序的运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汇编语言源代码需要通过汇编器转换成本地代码才能运行,而本地代码也可以通过反汇编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2-29 14:59 時肆 阅读(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通过阅读《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第九章,让我知道了操作系统和应用之间的关系是操作系统为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和基础服务,而应用软件则是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软件。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它管理着硬件资源(如CPU,内存,硬盘和外设等),并提供了系统服务,如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等。这些服务使得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2-29 14:54 時肆 阅读(1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通过阅读《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第八章,我对从源文件到可执行文件的转换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编译过程中,编译器将源代码转换为机器码,并生成目标文件。编译器会根据编程语言的规则和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将源代码翻译成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指令集。 链接阶段将多个目标文件组合成一个可执行文件。链接器会解决符号引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2-29 14:45 時肆 阅读(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在这一章中,我知道了应用是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下才能运行的,其运行环境是操作系统和硬件构成的。 同样类型的硬件可以选择安装多种操作系统,而不同的硬件类型需要不同的操作系统。说起硬件,CPU是特别重要的参数,由于CPU能解释其自身固有的机器语言,所以不同的CPU能解释的机器语言也是不同的。还有就是机器语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2-29 14:41 時肆 阅读(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在《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第六章中,作者引导我们亲自尝试压缩数据,这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让我们对数据压缩的概念和技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据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数据压缩技术应运而生,它可以在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可恢复性的前提下,减小数据占用的空间和传输时间。 本章还详细讲解了两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2-29 14:34 時肆 阅读(3) 评论(0)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