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L解释器锁

全局解释器锁(Global Interpreter Lock)是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解释器用于同步线程的工具,使得任何时刻仅有一个线程在执行。常见例子有CPython(JPython不使用GIL)与Ruby MRI

 

 GIL本质就是一把互斥锁,既然是互斥锁,所有互斥锁的本质都一样,都是将并发运行变成串行,以此来控制同一时间内共享数据只能被一个任务所修改,进而保证数据安全。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保护不同的数据的安全,就应该加不同的锁。

要想了解GIL,首先确定一点:每次执行python程序,都会产生一个独立的进程。

在一个python的进程内,不仅有test.py的主线程或者由该主线程开启的其他线程,还有解释器开启的垃圾回收等解释器级别的线程,总之,所有线程都运行在这一个进程内,毫无疑问 所有数据都是共享的,这其中,代码作为一种数据也是被所有线程共享的(py文件中的所有代码以及Cpython解释器的所有代码),二  所有线程的任务,都需要将任务的代码当做参数传给解释器的代码去执行,即所有的线程要想运行自己的任务,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能够访问到解释器的代码。

线程执行过程

   #1.100个线程去抢GIL锁,即抢执行权限
     #2. 肯定有一个线程先抢到GIL(暂且称为线程1),然后开始执行,一旦执行就会拿到lock.acquire()
     #3. 极有可能线程1还未运行完毕,就有另外一个线程2抢到GIL,然后开始运行,但线程2发现互斥锁lock还未被线程1
释放,于是阻塞,被迫交出执行权限,即释放GIL
#4.直到线程1重新抢到GIL,开始从上次暂停的位置继续执行,直到正常释放互斥锁lock,然后其他的线程再重复2 3 4的过程

 

 GIL与Lock的区别

GIL保护的是解释器级的数据,保护用户自己的数据则需要自己加锁处理

全局解释器锁的本质是互斥锁,不过套在python解释器上的,这就使得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拿到python解释器的执行权限,就是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在执行,而Lock是套在代码段上,使得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来使用这个代码的功能。

首先我们需要达成共识: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共享的数据,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线程来修改共享的数据

    然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保护不同的数据就应该加不同的锁。

 最后,问题就很明朗了,GIL 与Lock是两把锁,保护的数据不一样,前者是解释器级别的(当然保护的就是解释器级别的数据,比如垃圾回收的数据),后者是保护用户自己开发的应用程序的数据,很明显GIL不负责这件事,只能用户自定义加锁处理,即Lock

过程分析:所有线程抢的是GIL锁,或者说所有线程抢的是执行权限

  线程1抢到GIL锁,拿到执行权限,开始执行,然后加了一把Lock,还没有执行完毕,即线程1还未释放Lock,有可能线程2抢到GIL锁,开始执行,执行过程中发现Lock还没有被线程1释放,于是线程2进入阻塞,被夺走执行权限,有可能线程1拿到GIL,然后正常执行到释放Lock。。。这就导致了串行运行的效果

  既然是串行,那我们执行

  t1.start()

  t1.join

  t2.start()

  t2.join()

  这也是串行执行啊,为何还要加Lock呢,需知join是等待t1所有的代码执行完,相当于锁住了t1的所有代码,而Lock只是锁住一部分操作共享数据的代码。
区别

 

在Cpython解释器中,同一个进程下开启的多线程,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执行,无法利用多核优势

进程可以利用多核,但是开销大,而python的多线程开销小,但却无法利用多核优势,也就是说python没用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在几个点上达成一致

#1. cpu到底是用来做计算的,还是用来做I/O的?

#2. 多cpu,意味着可以有多个核并行完成计算,所以多核提升的是计算性能

#3. 每个cpu一旦遇到I/O阻塞,仍然需要等待,所以多核对I/O操作没什么用处 

对计算来说,cpu越多越好,但是对于I/O来说,再多的cpu也没用

  当然对运行一个程序来说,随着cpu的增多执行效率肯定会有所提高(不管提高幅度多大,总会有所提高),这是因为一个程序基本上不会是纯计算或者纯I/O,所以我们只能相对的去看一个程序到底是计算密集型还是I/O密集型,从而进一步分析python的多线程到底有无用武之地

#分析:
我们有四个任务需要处理,处理方式肯定是要玩出并发的效果,解决方案可以是:
方案一:开启四个进程
方案二:一个进程下,开启四个线程

#单核情况下,分析结果: 
  如果四个任务是计算密集型,没有多核来并行计算,方案一徒增了创建进程的开销,方案二胜
  如果四个任务是I/O密集型,方案一创建进程的开销大,且进程的切换速度远不如线程,方案二胜

#多核情况下,分析结果:
  如果四个任务是计算密集型,多核意味着并行计算,在python中一个进程中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执行用不上多核,方案一胜
  如果四个任务是I/O密集型,再多的核也解决不了I/O问题,方案二胜

 
#结论:现在的计算机基本上都是多核,python对于计算密集型的任务开多线程的效率并不能带来多大性能上的提升,甚至不如
串行(没有大量切换),但是,对于IO密集型的任务效率还是有显著提升的。

 

多线程用于IO密集型,如socket,爬虫,web
多进程用于计算密集型,如金融分析

posted @ 2017-12-05 16:22  瓜田月夜  阅读(10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