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原股份,锁定30亿订单!

微信视频号:sph0RgSyDYV47z6

快手号:4874645212

抖音号:dy0so323fq2w

小红书号:95619019828

B站1:UID:3546863642871878

B站2:UID: 3546955410049087

“半导体IP第一股”芯原股份,两个月连下两城。

先是2025年8月,芯原股份筹划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芯来科技97.007%的股权。

后是2025年10月,还没等上份收购尘埃落定,芯原便又规划成立特殊目的公司(SPV)天遂芯愿,以约9.3亿元的交易对价收购逐点半导体97.89%的股权,最终芯原股份将以40%的间接持股比例对逐点半导体形成控制。

值得关注的是,芯原股份看上的这两家公司均未盈利。

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芯来科技分别亏损4401.99万元、2116.44万元;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逐点半导体分别亏损1.21亿元、0.64亿元。

那我们不禁疑问,芯原股份接连收购两家亏损公司到底意欲何为,背后藏有什么战略野心?

补齐IP短板

要想读懂芯原股份的收购意图,首先需要知道它此前有什么、缺什么、并想成为什么。

芯原股份的故事始于2001年,最初以标准单元库立足,彼时成功解决了中芯国际、华虹宏力等晶圆代工厂面临的知识产权困境,生来就不普通。

但芯原并不仅仅满足为芯片这座大房子提供“砖块”,接着陆续将目光瞄向了IP核研发、芯片设计等领域,成长为能提供“预制功能房间”(IP授权)、“整栋房子”(芯片定制)的高端玩家

其中在芯原赖以生存的IP授权业务中,它可以一次性收取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费,也可以根据下游芯片设计厂的芯片销量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可以说是一本万利。

2025年上半年,芯原的知识产权授权业务的毛利率高达91.42%,比肩茅台。

令人惊喜的是,针对这块高毛利赛道,芯原做的很不错。

截至2024年,芯原的半导体IP授权业务已经连续5年市占率全国第一,并是国内唯一能跻身全球前十的厂商。

这一耀眼成绩,有赖于芯原丰富的IP储备。

如今,芯原不仅能自主可控图形处理器IP(GPU IP)、神经网络处理器IP(NPU IP)、视频处理器IP(VPU IP)等六大类处理器IP,还储备了1600多个数模混合IP和射频IP。

就芯原的这个IP铺设广度,足以让不少国际大厂都黯然失色。2024年,芯原的IP种类在全球排名前十的IP企业中排名第二。

这样一来,再叠加优秀的技术实力,芯原引得不少大客户纷纷站台。

如今,亚马逊、谷歌、微软、英特尔、博世等海外云巨头、汽配巨头都是芯原的座上宾,且国内前5大互联网厂商中的3家、前8家造车新势力中的5家都采用芯原的IP。

美中不足的是,芯原庞大的IP队伍中却偏偏缺少中央处理器IP(CPU IP)这一刚需IP,且在图像后处理技术上也有所不足

这时候,就到了芯原将要收购的两家公司——芯来科技、逐点半导体的用武之地,用来补足产品线,推动芯原打造真正的平台化。

其中,芯来科技主要在RISC-V CPU IP界混迹,目前已累计开发数十款IP,全球授权客户超300家,产品在AI、汽车电子等高端领域都有应用。

在2023年7月,芯来科技还成为全球首家通过ISO 26262 ASIL-D级别汽车功能安全认证的RISC-V CPU IP公司,技术实力不容小觑,它的CPU IP核恰好与芯原股份现有产品线互补。

至于逐点半导体,则主要是在图像后处理技术上为芯原赋能。

成立于2004年的逐点半导体,堪称是单项冠军般的存在,它首创的手机图像处理芯片不仅成功弥补了国产处理器在高性能低功耗等移动终端的短板,就连3LCD投影仪主控芯片在全球市占率也超80%

更重要的是,逐点半导体在插帧、超级分辨率、图像增强等图像后处理技术上积淀刚刚好可以和芯原擅长的图像前处理技术互补、协同。

至此,芯原的两笔收购火速出圈,它也从“半导体IP第一股”摇身一变为“AI ASIC龙头”,新身份更加耀眼夺目。

完善RISC-V生态

近年,半导体界并购事件频出,“补全产品短板”仿佛已成为业内通用动机,像北方华创收购芯源微,是为了补全在涂胶显影设备的不足;再像国科微收购中芯宁波,是为了补全在芯片制造环节的空白。

但芯原股份此次收购更大的野心,是为完善RISC-V产业生态。

实际上,芯原主营的IP核、芯片要想正常发挥作用,首当其冲少不了指令集的作用,它定义了处理器能够执行的命令和格式,是“说明书”般的存在。

目前,全球市场大致包括X86、ARM、RISC-V三大主流指令集,RISC-V特殊就特殊在:是唯一开源的指令集。

这也就意味着,当占全球90%以上的X86、ARM指令集架构被牢牢把控在英特尔、AMD、ARM三大海外公司手中时,国内公司可以另辟蹊径去免费获取、修改和分发RISC-V指令集,从而实现国产替代。

芯原股份,恰恰就是国内RISC-V生态的核心推动者,它牵头成立的RISC-V产业联盟会员单位在2025年6月底已经达到204家;同时,芯原自研的RISC IP核也已成功应用到赛昉科技、嘉楠科技、先楫半导体等头部公司中。

这时候,已在RISC-V界耕耘多年的芯来科技就顺其自然入了芯原股份的眼。

有了芯来科技RISC-V CPU IP开源特性的加持,芯原的AI IP刚刚好可以摆脱没有高效CPU控制的困境,强强联手下不仅能为客户提供“CPU+AI加速器”的一站式方案,也能推动RISC-V生态加速发展。

“定增落地+订单爆发”增强底气

诚然,芯原股份两次接连收购符合它长期战略谋划,那为何偏偏是现在才有此举?

要知道,早在2019年、2021年时,芯原就已分别入股芯来科技、逐点半导体,说明上述两家公司早已进入它的考察期。

而且,芯原目前的财务状况称不上太好。

自2022年创下26.79亿元的营收新高、0.74亿元的净利润新高后,后来的芯原就一直深陷亏损囹圄。

2024年和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别亏损6.01亿元和3.47亿元。

这样一来,芯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自2022年起就始终为负,常年入不敷出。

这些钱,主要是流向了研发。

2020年-2024年,芯原股份的研发费用从5.31亿元攀升到12.47亿元,翻了2倍多;研发费用率也从35.26%猛增至53.7%,比海光信息、澜起科技等芯片设计龙头都要高。

好在是,研发投入没有浪费,除了打造丰富的IP核外,芯原的芯片设计能力也十分出彩。

据董事长戴伟民表示,芯原可以做到每周流片约50款芯片,有98%都是一次流片成功,相当于平均每周就能流片一款

与此同时,芯原还成为业内鲜少能实现5nm芯片设计的公司,目前有多个4nm/5nm一站式服务项目在执行

但不可避免地,芯原的资金也开始捉襟见肘,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的17.8%攀升到了2024年的54.16%。

那芯原收购的钱从何而来?

实际上,芯原早已步步为营。就在2025年6月,芯原股份完成了一笔定增落地,合计募资总额18.26亿元,缓解了燃眉之急。

据悉,芯原还借此成为科创板首个适用“轻资产、高研发”认定标准完成再融资发行的公司,彰显了市场对它的肯定。

不过芯原股份更大的底气,还得是自身造血能力的增加。

根据财报,芯原的在手订单已经连续八个季度保持高位,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在手订单高达32.86亿元,已经超过它2024年的总营收

若按照公司在手订单一年内80%的转化比例计算,芯原2026年的业绩已经存在保障。

结语

伴随定增适时落地、自身造血能力增强,芯原股份在2025年下半年接连落下两步资本大棋,向“AI ASIC龙头”迈出惊人一步。

诚然,芯原在未来或许要经历一段整合期,但芯来科技、逐点半导体加入后为它描绘出的更加平台化的IP版图、更加完善的RISC-V产业生态也已跃然纸上。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给大家推荐个很牛X的短线玩家发哥,职业选手,新时代龙头玩家,纯粹游资打法,擅长把握热点风口,聚焦主流,围绕最强主线主做最强龙头。

 

微信视频号:sph0RgSyDYV47z6

快手号:4874645212

抖音号:dy0so323fq2w

小红书号:95619019828

B站1:UID:3546863642871878

B站2:UID: 3546955410049087

 

参考文献链接

芯原股份,锁定30亿订单!

posted @ 2025-11-04 07:28  吴建明wujianming  阅读(1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