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亿!又一集成电路重点项目落地上海
微信视频号:sph0RgSyDYV47z6
快手号:4874645212
抖音号:dy0so323fq2w
小红书号:95619019828
B站1:UID:3546863642871878
B站2:UID: 3546955410049087
加码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能,开启自主可控“芯征程”。
近日,上海新阳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新阳”)年产5万吨集成电路关键工艺材料及总部、研发中心项目正式开工。
项目拟投资18.5亿元,占地128亩,预计2027年11月投产,2032年达产。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扩大产品产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其中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将有力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材料供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十年技术积淀深耕破垄断
从“技术突围”到“市场领先”
上海新阳创立于1999年7月,2011年6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是国家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市集成电路关键工艺材料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
二十余年来,公司始终专注于半导体行业所需功能性化学材料产品及应用技术的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目前,公司已经拥有完整自主可控知识产权的电子电镀和电子清洗两大核心技术,累计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210项,其中包括国内发明专利102项、国际发明专利8项。
在电子电镀液与清洗液领域,公司通过持续技术迭代成功打破国外垄断,产品良率与稳定性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准。其研发的第二代电子电镀与电子清洗技术,填补了我国芯片制造铜互连工艺的国产材料空白,也使上海新阳成为国内首家可对芯片铜互连工艺(Damascene)90-14nm各技术节点实现全覆盖,对芯片逻辑、模拟、存储各电路产品实现全满足的本土企业。
为拓宽技术边界,公司已立项研发集成电路制造用高分辨率193nm ArF光刻胶及配套材料与应用技术,拥有完整自主可控知识产权的光刻胶产品与应用,有望成为公司继电子电镀、电子清洗之后的第三大核心技术,助力其在国产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发展。
这种对技术壁垒的持续构筑,也直接转化为了市场端的硬实力。
截至2025年半年度,在国内已投入运行的集成电路生产线中,上海新阳已成为56条12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和23条8寸集成电路生产线的Baseline(基准材料),占比分别超过70%和60%。
如今,上海新阳已构建起覆盖电子电镀液、电子清洗液、电子光刻胶等五大关键领域的完整产品体系,形成了自主可控的技术生态与高效的研发—产业化链条。
公司的良好发展态势,在财务数据中也得到清晰体现。据上海新阳2025年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97亿元,同比增长22.39%;净利润7781.58万元,同比增长9.82%。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94亿元,同比增长30.62%;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62.7%;基本每股收益0.6778元。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集成电路业务的显著增长。半导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78亿元,同比增长25.17%,净利润同比增长约40.25%。涂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同比上升14.42%。
来源:公司三季度报告
1.54亿拿下松江工业用地
打造“研产一体”产业基地
随着集成电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上海新阳近年来面临产能不足的制约,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业链布局成为公司发展的迫切任务。此次总投资18.5亿元、占地128亩的新项目,是公司突破产能瓶颈、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布局。
据悉,项目用地由上海新阳以1.5427亿元竞得,位于松江区工业区,地块东至徐庄村路,西至上海新阳厂区,建设周期合计24个月。该用地面积约为128亩,总建筑面积约17.4万平方米,其中总部、研发中心地上建筑面积约为4.2万平方米,占比约为25%。
根据规划,项目将于2025年11月正式动工,2027年5月竣工,同年11月投入生产,2032年达产。
项目采用厂房、厂务设施建设一次完成,产能建设分两期实施的方式,打造集研发、生产、总部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基地。
一期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5万吨集成电路关键工艺材料的产能,包括超纯芯片清洗液系列5000吨/年、超纯芯片电镀液系列6500吨/年、超纯芯片蚀刻液系列33500吨/年、化学机械抛光液系列5000吨/年。
在功能布局方面,总部将集成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中心和培训中心功能,其中研发中心将打造国际一流的集成电路材料研发与创新平台,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推动关键材料的自主化替代进程,为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效果图
精准投资与产业协同
构筑可持续发展生态
在半导体产业链上,上海新阳的投资布局展现了其前瞻性的战略视野。
早在2020年,公司便开始了对产业链核心环节的战略投资。2020年7月,中芯国际登陆科创板时,上海新阳就曾通过青岛聚源投资中芯国际,对上游晶圆制造环节的战略卡位。
此后,公司持续通过投资并购完善产业布局。2022年,上海新阳收购上海晖研、增资博来电子,前者主要进行半导体芯片生产制程用的研磨液的研发,后者则主要从事研磨材料、抛光材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材料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不仅如此,上海新阳当时还投资了新阳硅密、芯刻微、盛吉盛、博砚电子、长江存储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公司主营业务提供了有力的协同支撑,构建了更加稳固的产业生态圈。
上海新阳的精准投资和产业布局,离不开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整体繁荣的沃土。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此类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上海已构建起国内最完整、技术水平最高、综合竞争力最强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个百分点。特别是集成电路制造业,以11.3%的增速展现出强劲势头,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产业政策方面,上海构建了全方位的支持体系。从《新时期促进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到各区特色化专项政策,共同构筑了多层次、全覆盖的政策保障网络。
在金融支持方面,上海市设立100亿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并购基金,计划培育10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公司。此外,在前沿技术研究领域,今年8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基础研究计划“集成电路”(第二批)项目申报指南》,为集成电路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单个项目最高资助达100万元。
未来,上海新阳有望依托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集群优势和政策红利,通过“内生增长+外延投资”的双轮驱动,成长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型材料企业,在中国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的进程中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
微信视频号:sph0RgSyDYV47z6
快手号:4874645212
抖音号:dy0so323fq2w
小红书号:95619019828
B站1:UID:3546863642871878
B站2:UID: 3546955410049087
参考文献链接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