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涨超5倍!香港首家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公司获2000项专利重磅授权!
微信视频号:sph0RgSyDYV47z6
快手号:4874645212
抖音号:dy0so323fq2w
小红书号:95619019828
B站1:UID:3546863642871878
B站2:UID: 3546955410049087
近日,香港首家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公司,也是香港具身智能领域的代表性上市企业港仔机器人(00370.HK)获得达闼机器人近2000项具身智能研发知识产权及专利独家授权的消息,为观察内地与香港在机器人产业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不仅是一次企业层面的技术转移,更折射出在全球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粤港两地如何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趋势。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根据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介绍,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3,今年上半年产业营收增长近40%。与此同时,2025年上半年,极智嘉、博雷顿、三花智控等3家机器人企业在港股完成上市,其中极智嘉募资27亿港元,刷新行业纪录。内地的技术创新能力与香港的金融服务优势,正在形成一种新的产业协同模式。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1► 从引进到融合创新
达闼作为全球云脑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其近2000项专利涵盖了其在云端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深厚积累。这些专利授权给港仔机器人,表面上看是一次技术转移,实际上反映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技术共享与联合研发正在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经分别成立了国家地方共建及各类省级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动技术共享与联合研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了超过140家机器人企业,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已在汽车工厂高效作业,小米机器人也在推进仿人机器人落地。这种产业集聚效应,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港仔机器人的案例显示,香港企业通过引进内地先进技术,结合本地化创新,能够快速提升技术能力。依托达闼的专利基础,结合达闼云脑海睿HARIX OS及北京智源研究院RoboOS系统,港仔机器人自主研发了"XR-OS具身智能大脑操作系统",已实现感知、认知、决策与控制全链路智能化,构筑起稳固的软件技术护城河。硬件上,公司突破高精度执行瓶颈,实现SCA关节模组规模化量产,0.1mm级运动精度与600Nm峰值扭矩,能为多形态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执行精细操作与高负荷任务提供领先支撑。这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发展模式,为香港参与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更重要的是,这种合作模式体现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香港科技大学与优必选合作开发智能无人装备系统的案例表明,香港凭借国际化科研视野,可以与内地顶尖机器人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形成互补优势,共同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2► 从概念到规模化商用的跨越
技术创新最终需要市场的检验。港仔机器人已展现出卓越的大规模应用能力,近期与健康管理巨头美年健康签署超8亿元战略合作协议,计划三年内部署2万套智慧健康机器人分布式体检中心,构建全球最大"人形机器人健康服务网络";此前还拿下通宏护卫3亿元1000台安保机器人订单,以及全球首个1万台家庭养老机器人订单,创下行业单笔订单新纪录。这些订单不仅验证了市场需求的真实存在,也展示了内地与香港在应用场景合作方面的巨大潜力。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内地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在工业领域,内地制造业的自动化改造需求巨大。港商可以凭借在精益生产规划、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国际化经验,参与工厂智能化升级。例如,为珠三角电子代工厂定制"人机协作产线",解决"招工难""效率低"等问题。
在智慧物流方面,内地社会物流需求巨大,而香港在物流网络优化、跨境供应链协同方面有成熟经验。港商可以聚焦"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联合本地企业开发适配复杂场景的无人配送方案。如在深圳前海试点"机器人 + 自提柜"复合配送站,用路径规划算法解决通行难题,借鉴冷链标准定制生鲜恒温配送机器人,满足时效要求并降低维护成本,形成可推广的"港式智慧物流解决方案"。
医疗康复领域的合作潜力更是巨大。内地老龄化进程加速,但专业康复师严重短缺。港商可以联合当地医疗机构,对辅助机器人进行本土化改造。通过融入"在地安老"理念,开发支持方言识别等本地化功能的康复机器人,贴合内地养老模式,打造"科技+服务"的银发经济范例。
港仔机器人采用的"机器人即服务"(RaaS)商业模式,有效降低了用户的初始部署门槛,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为机器人产业的规模化推广提供了思路。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3► 香港金融优势助力产业发展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2025年上半年,多家机器人企业选择在港股上市,极智嘉27亿港元的募资额刷新了行业纪录。香港资本市场对机器人产业的认可度不断提升。
香港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股权投资、债券发行等方式,为北京等内地机器人企业注入资本活力。这不仅能缓解企业研发与扩张的资金压力,还能借助香港资本市场的规范化运作,助力内地企业完善治理结构,迈向国际化发展道路。
港仔机器人年内市值涨幅超过5倍的表现,反映了资本市场对这种"技术+场景+资本"发展模式的认可。通过香港资本市场,内地的技术创新能够更好地对接国际资本,形成良性循环。
北京等地政府给予的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与香港的金融服务能力形成互补。政府引导基金与市场化资本的结合,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
4► 产业协同的未来图景
港仔机器人获得达闼专利授权这一事件,揭示了内地与香港在机器人产业合作的新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内地在技术研发、产业集聚、市场规模方面的优势,与香港在金融服务、国际化视野、精细化管理方面的优势形成互补。
展望未来,随着北京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创新高地,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内地与香港在机器人产业的合作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香港可以发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连接内地技术创新与国际市场,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走向世界。
从政策层面看,两地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强政策对接,在人才流动、技术转移、标准互认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从企业层面看,可以探索更多类似港仔机器人的合作模式,通过技术授权、联合研发、共同开拓市场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
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从技术突破到商业应用的关键时期。内地与香港的产业协同,不仅有助于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也为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合作范例。通过技术共享、市场互通、资本联动,两地正在共同书写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微信视频号:sph0RgSyDYV47z6
快手号:4874645212
抖音号:dy0so323fq2w
小红书号:95619019828
B站1:UID:3546863642871878
B站2:UID: 3546955410049087
参考文献链接
人工智能芯片与自动驾驶